【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第三十四講 室內傳導阻滯(3)薛松維《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 編者按:為了幫助基層醫生學習心電圖基本知識,掌握看圖診病的基本技能,從這一期開始,本刊在《執業助理醫師(全科)進修教育講座》欄目開設了《臨床實用心電圖入門》,系列連載。與以往的心電圖教材不同的是,本講座以基層內科醫生和全科醫生為對象,更多地強調從臨床的視角來看心電圖,突出實用性,盡量做到深入淺出,每一講一個主題,從實例引出概念,臨床用得上的多講,不實用的少講或不講。我們希望通過本講座使更多的基層醫生能夠學懂、看懂心電圖,并能運用于臨床工作中,同時歡迎讀者隨時將你們的意見、要求和問題告訴我們。 前兩講我們已經學習了室內傳導阻滯的主要類型,即:左束支阻滯與右束支阻滯,本講將簡要學習室內阻滯的其它幾種類型。 四、 左束支分支阻滯 (一) 左前分支阻滯(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block,LAFB) 左前分支阻滯又稱“左前半”阻滯。由于左前分支比左后分支細,通常由一支冠狀動脈供血,因此比較容易發生阻滯。左前分支阻滯大多數為病理性改變,常見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癥等。 左前分支阻滯心電圖特征(見圖34-1至34-5):① QRS電軸左偏,范圍在-300 至-900之間。由于左室肥厚也可導致電軸左偏,因此有專家認為“左前半”應在-450以上,還有教科書提出-600以上診斷才可靠。② QRS形態:下壁導聯Ⅱ、Ⅲ、aVF呈rS型,且SⅢ>SⅡ ;側壁導聯Ⅰ、aVL呈qR型,且RaVL>RⅠ;③ QRS時間<0.12s,即QRS時間正常或輕度延長;④ 無繼發性ST-T改變。 電軸左偏是左前分支阻滯的重要條件,因此診斷要慎重,要注意排除假性電軸左偏。假性電軸左偏可見于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B型預激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時。 (二)左后分支阻滯(left posterior fascicular block,LPFB) 左后分支阻滯又稱“左后半”阻滯。由于左后分支是左束枝主干的延續,接受雙側冠狀動脈供血,因此不容易發生阻滯。如其阻滯則說明病情較嚴重。常見病因與左前分支阻滯相似。 左后分支阻滯心電圖特征(見圖34-6至34-5):①QRS電軸右偏,范圍在+900 至+1800之間。有教科書提出應>+1000、甚至+1200診斷才可靠。②QRS形態:下壁導聯Ⅱ、Ⅲ、aVF呈qR型,注意為小q波,寬度<0.025s,另外RⅢ>RⅡ ;側壁導聯Ⅰ、aVL呈rS型;③QRS時間<0.12s;④無繼發性ST-T改變,但Ⅲ導T波可以倒置。 五、室內雙支阻滯 雙支阻滯是指左束枝兩個分支阻滯,或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阻滯。前者相當于左束枝主干阻滯,二者不易鑒別。這里只介紹后兩種情況。 (一)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 這是雙支阻滯中最常見的類型,診斷比較容易,即具備右束支阻滯和左前分支阻滯的各自特點(見圖34-8至34-11)。從心臟解剖學來看,右束支與左前分支在室間隔膜部緊密貼近,同時兩者均由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第一分支供血,因此容易同時受損。 (二)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后分支阻滯 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后分支阻滯為不常見的臨床類型,常提示心肌彌漫性病變。心電圖具有兩者各自特征(見圖34-12至34-14)。診斷時注意應排除引起電軸右偏其他情況,如肺心病、先心病、瓣膜病等引起的右室肥厚。 七、 非特異性(不定性)室內傳導阻滯 非特異性室內傳導阻滯心電圖特征是QRS波群時間增寬,多數≥0.12s,少數也可有0.11s;QRS形態畸形,但既不符合左束支阻滯圖形,也不符合右束支阻滯圖形,因此也稱不定性室內阻滯(見圖34-19至34-20)。有專家認為這種阻滯的部位,應該在束支以下更小的分支,或普金氏纖維水平。 [本講小結] 1、左前分支阻滯心電圖主要特征為QRS電軸重度左偏,至少在-450以上;下壁導聯呈rS型,且SⅢ>SⅡ ;Ⅰ、aVL呈qR型,且RaVL>RⅠ 。 2、左后分支阻滯心電圖主要特征為QRS電軸右偏,最好在+1000以上;下壁導聯呈qR型,RⅢ>RⅡ ;Ⅰ、aVL呈rS型。 3、室內雙支阻滯是指左束枝兩個分支阻滯,或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或合并左后分支阻滯。最常見的類型是完右阻滯+左前分支阻滯。 4、室內三支阻滯是指右束支阻滯合并左束枝或其兩分支發生阻滯。預測病情嚴重。常見類型為完右阻滯+左前分支阻滯+Ⅰ°房室傳導阻滯。 5、非特異性室內阻滯心電圖特征是QRS波群增寬,但既不符合左束支阻滯圖形,也不符合右束支阻滯圖形。 阻滯的部位在束支以下或普金野氏纖維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