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搜狐號腸道君,全文轉載,原文鏈接:http://www.sohu.com/a/258313402_100292012。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類脂質的總稱。血脂中主要包含膽固醇、甘油三脂(即中性脂肪)、磷脂、脂肪酸等。高脂血癥是指血脂水平過高,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那么,高血脂與腸道菌群之間,又有什么關系,下面就給各位具體講解。 腸道菌群時刻存在于腸道中,因為參與人體的多項生理過程,現在又有普遍的說法把它們稱為人體的新器官。腸道菌群與機體有著共代謝的關系,許多物質的代謝與腸道菌群密切相關。當然,血脂代謝也不例外。 膽固醇是體內血脂水平的重要指標,而一部分正常腸道菌群可以產生一種叫膽固醇氧化酶的物質,這種酶的作用就是降解膽固醇,從而起到調節膽固醇水平的作用。 正常腸道菌群在進行自身生命活動的同時,可以產生短鏈脂肪酸,這種物質能夠抑制肝臟脂肪合成酶,并且在一定情況下對血和肝臟中的膽固醇進行重分布,從而降低血清中血脂的水平。 一些正常腸道菌群還能夠通過促進肝臟利用膽固醇合成膽汁酸,使更多的膽固醇被轉化,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總體看來,腸道菌群對血脂的調節作用主要通過其對膽固醇代謝的影響來實現,主要方式是抑制膽固醇的合成與促進膽固醇的降解和轉化。 當腸道環境改變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產酪酸菌等正常菌群的生長受到抑制,而腸桿菌增多,造成腸道菌群失調,這種失調能導致血脂代謝的異常,而反過來血脂代謝的異常進一步加重腸道菌群失調,因此,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繁殖,同時促進有益菌的協同增殖。 上面就是可以看出腸道菌群對于血脂代謝的影響,對于調節膽固醇有功效,因此腸道菌群長期失調就是會導致血脂代謝異常,反過來還會進一步造成菌群失調,是一個惡性循環,因此高血脂是需要及時調理腸道菌群,領治醫學就是從事腸道菌群研究以及調理工作,只要檢測患者腸道元基因,得出菌群數據,就可以制定個性化調理方案,一定要從源頭抓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