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川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至今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格局,西門、北門、南門護城河橋猶存,歷經滄桑,古貌依舊。現還完整地保存著明清古建筑群,獨特的古街巷,眾多的明代古宅和清代民居。為國內保存較好的民居木構建筑,時代特征突出,格局完整,布局合理,是研究云南乃至中國明代民居建筑發展、街區演變歷史的重要實物載體,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與建筑藝術價值,2003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西門街明代古建筑群、景風公園古建筑群被先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在劍川縣城只住了一晚上,白天去游覽千獅山和劍湖,縣城只好晚上游了
劍川古城沒有麗江古城那樣人山人海,也沒有平遙古城那樣有名氣,但劍川古城的民居極具特色
清早趕車去沙溪古鎮前在劍川老街吃罐罐米線
罐罐米線還是蠻有特點的
游覽千獅山后,50元租了一輛面包車送我們到劍川木雕村
劍川素有“木雕之鄉”之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木雕藝術蜚聲海內外,雕技不凡,由于劍川木雕工藝精良,風格獨具,具有較高的知名度,1996年,劍川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雕藝術之鄉”,劍川木雕2011年入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劍川自古以來木雕、石雕技藝精湛著稱于世。唐代以后,劍川木、石工匠的精湛技藝遍及滇、黔、川,延伸至東南亞各國。尤其明、清兩代,劍川建筑木雕形成固定形制與風格,深受各地歡迎和親睞。我們在劍川住的酒店床和家具都是木雕的
劍湖位于劍川縣城旁邊,是高原構造淡水湖,為云南28個高原湖泊之一
我們到達劍湖已近黃昏,夕陽斜照,波光粼粼別有情趣
劍湖煙波粼粼、蒹葭萋萋、鷗鷺翔集、漁舟泛歌、湖水清澈、水質純凈、水色澄清
冬天的劍湖,夕陽西下,漁舟唱晚,南來侯鳥,群起群落,賞心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