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正朝摘梅》 (唐)張說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 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除夜有懷》 (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除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杜位宅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除夜》 (唐)元稹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 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 閑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 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西京守歲》 (唐)駱賓王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歲夜詠懷》 (唐)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二靈寺守歲》 (唐)戴叔倫 守歲山房迥絕緣,燈光香灺共蕭然。 無人更獻椒花頌,有客同參柏子禪。 已悟化城非樂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憂心悄悄渾忘寐,坐待扶桑日麗天。 《守歲侍宴應制》 (唐)杜審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守歲》 (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除夜》 (宋)朱淑真 休嘆流光去,看看春欲回。 椒盤卷紅獨,柏酒溢金杯。 殘臘馀更盡,新年曉角催。 爭先何物早?唯有后園梅。 《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清平樂(嘉定壬申除夜)》 (宋)王炎 一杯椒醑。惜飲難成醉。 爆竹聲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歲。 不如且就衾裯。誰能細數更籌。 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頭。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己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稚,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除夕》 (明)文徵明 撥盡爐灰夜欲晨,不知飄泊潞河濱。 燈花自照還家夢,道路誰憐去國人。 浩蕩江湖容白發,蹉跎舟楫待青春。 只應免逐雞聲起,無復鳴珂候紫宸。 《除夕》 (清)趙翼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