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004 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會 來,所 以 我 等 昨天,剛剛?cè)タ戳隧n寒的新電影《飛馳人生》,看完后的感覺,就像此前韓寒己說的,的每一件事,拍電影也好寫小說也罷,至少都能做到不辜負。 在《飛馳人生》上映前,我和韓寒聊了聊。 進入采訪后,聽我說起12月31號在他的微博下留言說新年的愿望是想要采訪到韓寒導演時,他笑著說,那你這個愿望,實現(xiàn)的也是很快了。 在笑聲中,我們循著他的前幾部作品,聊到了這次的《飛馳人生》想呈現(xiàn)一個怎樣的主題和故事時,他的回答是:
實話說,在聽到這個回答時,我在一瞬仿佛又看到了那個說一部電影里藏著那么多的隱喻,不覺得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的他。 他并沒有給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定主題,但每一部作品,他都希望能夠做到的是,不會對不起那些帶著期待來的人。 韓寒這兩個字對于大多數(shù)人都是十分熟悉的。 1998年,只有17歲的韓寒,參加了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篇千字出頭的文章《杯中窺人》,令一眾評委大為驚嘆他的才華,因此,那一次他順利拿下了首屆大賽的一等獎。 2000年,正值高一的韓寒選擇了退學,當他說出自己以后要靠稿費養(yǎng)活自己時,辦公室的老師們都笑了。 但隨后,韓寒完成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三重門》,狠打了那些笑他人的臉。 記得當時在看《三重門》時,對這本書最清楚的評論,便是大家驚訝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居然能夠?qū)懗雠c年齡極為不相稱的老練文章,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 而也是自那時開始,韓寒便開啟了一個可以被稱作是“叛逆”的時代。 年輕的孩子們紛紛將那句“七門功課紅燈,照亮我的前程“成日掛在嘴上,看著在專家學者面前也絲毫不怯場,懟天懟地的韓寒,更是在內(nèi)心加重了對他的崇拜。 于他們來說,一個可以敢想敢做,可以對任何事都決不妥協(xié)的人,就是那一代年輕人想要活成的。 但在近來,這個他們曾經(jīng)眼中的王,卻頻繁被貼上了“過去的那個韓寒已經(jīng)不見了“”商人韓寒,你不再是我的夢想“、”韓寒,你知道你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了嗎?“的標簽。 2019年1月10日,韓寒在微博發(fā)布了一篇文章,談了談他所理解的教育。 雖然當中有說到8090后不該被指責抗壓能力弱,也說到了自己的愿望和電影,但惹人注目的卻還是那句: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 看到網(wǎng)上七七八八的評論,其實從心底我能認同那些已經(jīng)說他變了的人,因為曾幾何時那個退了學的韓寒,就是最酷的存在。 但時隔多年后,看到當年那個最酷的存在選擇主動走下那個大家曾經(jīng)都仰望的神壇,接受不了,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這樣的變化,就是妥協(xié)嗎?就是退縮嗎? 其實,并不是。 記得在看最新一期的《曉說》時,當提及曾經(jīng)的一些事兒時,熒幕上的韓寒雖然不再出口扎人,但說出的一些話,卻讓你依舊不得不嘆,他的一切變化,都是為了找到那個最合適的自己。 采訪中,談及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韓寒現(xiàn)象”,助力了一代人的成長,韓寒更是覺得,這個標簽放在他這里有點太大了。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當時包括現(xiàn)在呈現(xiàn)的一切,都只是一種自我表達,時代和個體從來都是連接緊密的,并沒有誰造就誰,助力誰的說法。 這從他導演的三部電影中其實也看得出來,因為他的三部電影中不管主角和配角,都很"軸",每個角色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理。 《后會無期》里馬浩漢把建設家鄉(xiāng)掛在嘴邊,但是他連家鄉(xiāng)的路還沒有車寬都不知道,卻依然堅持。 《乘風破浪》阿浪拋下一切跑去賽車,他只想證明給一個人看——當初強烈禁止他賽車的父親。 此次的《飛馳人生》,依舊很韓寒,只不過這一次的他,懂得了為了達成目的,而學會了暫時委屈自己。 五屆拉力賽冠軍張馳(沈騰 飾),因為非法比賽,被禁賽五年。 一瞬間,他從天之驕子淪落到開路邊攤維持生活。 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接受這一切,努力炒飯掙錢,只為等到五年后自己被解禁,能夠重返賽場的那一天。 但重返何其難,為了重返賽場,張馳不得已帶著自己的領航員宇強(尹正 飾)重新考駕照被駕校老師罵,為了拉贊助不惜跪在土大款面前,拉下臉為他唱歌伴舞…… 兩個曾經(jīng)那樣傲氣的年輕人,膝蓋“彎了”一次又一次。 甚至在最后,因為車子出了問題,面臨不能參賽,張馳還同意了讓自己的對手林臻東幫自己修車。 張馳身上不再有《后會無期》和《乘風破浪》主角身上那種一軸到底的勁兒,他更多的是在經(jīng)歷了曾經(jīng)“軸”過的歲月后,更加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要能達成這個目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要。 面子、尊嚴,只有最終站著說話的人,才能夠擁有這些。 在《飛馳人生》中,韓寒除了加入了更多自己現(xiàn)在的處世觀,更多的還有把對賽車的熱愛全部投入到了電影里。 電影最后20分鐘的賽車片段基本都是在巴音布魯克超高成本實拍,對男性觀眾來說,最后那20分鐘簡直就是一針腎上腺素。 可能對韓寒來說,無論身上有多少標簽,對他自己來說,他首先是一名職業(yè)賽車手。 對于普通青年來說,這是一項奢侈的運動。而韓寒不同。 2000年《三重門》的熱銷,讓韓寒有了一筆巨額資金。 于是,他買了一輛20萬的汽車,并改裝成賽車。 2003年,韓寒決定北漂,加入北京極速車隊。 作為新人,一開始韓寒成績很糟糕,無法從比賽中獲得獎金,維修費和改裝費都需要自己掏錢,對于剛20出頭的他來說,壓力不小。 于是,他不停地寫作,燒光了所有的版稅來養(yǎng)活自己的賽車事業(yè)。 靠著努力和勤奮,在車隊了跑過幾年龍?zhí)字螅?strong>韓寒終于獲得他想要的成功。 縱觀這些經(jīng)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從沒有想要成為誰的標榜。
這是當我問到他這些年所經(jīng)歷的一切,電影還是賽車手,是質(zhì)疑的聲音給了他動力,還是說是本來這就是他喜歡并且想要做到的事情時,他給出的回復。 于那些總說他變了的質(zhì)疑,他并不反對,但更想要讓大家去思考的是: 人這一輩子到底是要循著自己的想法過?還是要按照別人眼中的樣子進行? 若是你不明白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又怎會知道現(xiàn)在的我,不是曾經(jīng)的我一直想要追尋的呢? 這個世界上,其實從來就沒有什么東西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當你的眼睛看到的東西不再只是校園的花草樹木,生活中的有些事你也不再只能用非黑即白來認定時,想要繼續(xù)在這個人間行走,改變也總是會自然而然發(fā)生。 但改變歸改變,并不是要妥協(xié)于這個世界,而是因為一路走來經(jīng)歷各種后,更想要變換成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迎接未來發(fā)生的故事罷了。 韓寒目前想要做到的,或許就像電影中張馳所說的那句臺詞一樣: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 這句話貌似是偷換概念,但實際卻是在說主角張馳在經(jīng)歷了大風大浪,之后的一種迂回人生模式。 而這也是屬于韓寒的改變。 在《飛馳人生》上映的前幾周,電影主題曲《一半人生》發(fā)布。 這首阿信曲,韓寒詞,共同完成的電影主題曲,乍聽之下有些“中年認命式”的無奈,歌中主人公“活著雖認真“,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微小如塵”,甚至浮沉多年,只是“活成了別人”的樣子。 但與韓寒來說,這只不過是他想要正式揮別一下即將過去的前一半,而開始后一半的序曲罷了。 19年了,時代推陳出新,但韓寒依然是那個一往無前的少年,而被歲月沉淀過的他之所以能夠?qū)懗鲞@句臺詞,其實也代表著他依舊想要和這個世界談談。 只不過這一次是想讓更多人明白,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堅持和熱愛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于很多人來說,我們都會在年輕時候用輕狂來捍衛(wèi)自己的夢想,但長大以后,我們更多的選擇用睿智和思想去堅持它。 繼續(xù)的路上,總會有改變,但那樣的改變,并不是妥協(xié)于整個世界,而是在經(jīng)歷更多以后,認清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依舊還能鼓起勇氣去熱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