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建議收藏!

     品謀圖書館館藏 2019-02-07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1、《三峽》/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chóng)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ī )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zhāo )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jiān )千二百里,雖乘奔(bēn )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tuān)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yǎn)多生怪柏(bǎi),懸泉瀑布,飛漱(shù)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jiàn)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 )引凄異,空谷傳(chuán)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cháng),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1、分別寫出《三峽》中描寫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

    春冬: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囊陵,沿溯阻絕。秋: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2《三峽》中與李白《朝發白帝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三峽》中扣“素、綠、清、影”句子是: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4描寫泉水瀑布句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5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描寫三峽群山連綿不斷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7側面烘托三峽山勢險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8描寫夏季水勢大,交通被斷絕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9總括三峽春冬之時景色的句子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0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1寫春冬三峽水的特點的句子: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12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3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4從色彩上對三峽景物進行描寫的句子是: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15有一句話把三峽春冬季節山水草木的秀麗景色概括無遺,這句話是:清榮峻茂.

    16渲染山間空曠,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7“空谷傳響,哀轉久絕”與前文的“高猿長嘯、屬引凄異_”一句相照應。

    18、用比較的方法表現夏水迅疾的語句: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1.統領全文的語句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2.寫山水相映之美的語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3.寫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語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4.寫晨昏景物變化之美的語句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5.找出文中的議論句。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yù)其奇者。

    6.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什么?

    答:“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7.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什么?

    答: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

    8.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什么?

    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9.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么?

    答: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0.文中哪些語句寫山,哪些語句寫川。

    寫山:高峰入云、兩岸石壁、青林翠竹;寫水:清澈見底,沉鱗競躍。


    3、《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xíng)。念無與樂( lè )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橫,蓋竹柏(bǎi)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無與為樂。

    4.《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描繪了一個空明澄,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與友共賞中庭月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兩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駁的幽靜迷人夜景。

    6.《記承天寺夜游》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包含著作者能盡賞這清虛冷月仙境之快意,又隱隱有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

    7.《記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極寫月光清涼明凈之美,描繪出冰清玉潔的空靈境界,也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

    8.文中最能表現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9.文中表現興奮和喜悅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它與“解衣欲睡”一句相照應,顯得一起一伏,一沉悶一活躍。


    4、與朱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總領全文的句子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句子是: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3.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文中從側面表現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異曲同工之妙。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也,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寫景往往采用“化靜為動”的手法,使靜景呈現出一種動態之美(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本文中“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

    7.從聽覺寫泉響、鳥鳴、蟬叫、猿啼兩組對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8.文中表達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9.《與朱元思書》中作者發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情感詩句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5、

    野望/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6、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7、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8、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9、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筆力蒼勁,意境雄渾。

    2.《野望》借用典故表達歸隱愿望的句子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渡荊門送別》描寫江上靜態美景的句子: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渡荊門送別》含蓄的表現詩人離開故鄉后的思鄉之情/對故鄉無限留戀,依依不舍的句子: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5、李白《渡荊門送別》中“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兩句直扣詩題,交代此行的目的。

    6、李白《渡荊門送別》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

    7、《黃鶴樓》描寫登樓所見明麗之景的句子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0、

    庭中有奇樹/《古詩十九首》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1、《庭中有奇樹》中描寫葉綠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語句是: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2、《庭中有奇樹》中抒寫女子執花在手無法相贈的愁苦的語句是: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3、《庭中有奇樹》中寫出女主人公任花香盈袖,愁緒百結,但終無可奈何,心生感慨的句子是: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4、《庭中有奇樹》中卒章顯志,點明詩旨,升華情感的句子是: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11.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人們常引用曹操《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來比喻人雖老了卻仍有雄心壯志。

    2、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龜和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慨嘆生命苦短的詩句是: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3、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句子是: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4、《龜雖壽》一詩中,表現詩人雖近暮年,仍然老當益壯,雄心不減的詩句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龜雖壽》中千古傳誦表現人雖然老了但是仍然有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的句子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6、壽命的長短雖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是完全聽憑上天安排的句子是: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7、作者認為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順其自然,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壽的詩句是: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8、作者認為只要人的精神愉快,調養好身體,就能長壽的詩句: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9、表現詩人雖然到了晚年,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0、《龜雖壽》中表達作者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的詩句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2、

    贈從弟/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贈從弟》中以山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的詩句是: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2、《贈從弟》中用冰霜的嚴酷襯托松柏品行的詩句是:,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3、《贈從弟》中贊美松柏經嚴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勵從弟在惡劣環境中要正氣凜然的詩句是: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3、

    梁甫行/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1、《梁甫行》中直陳所見所感,如實記錄百姓流離失所的困境的詩句是: 劇哉邊海民。寄身于草墅。

    2、《梁甫行》中通過狐貍、兔子的側面描寫,反襯出邊海人們生活環境的荒蠻以及邊海人們的恐懼與凄楚是: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3、《梁甫行》中詠嘆家園荒蕪,狐兔出沒,進一步抒發詩人對貧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的詩句是: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4、《梁甫行》中感慨百姓有家不能居,只能逃到荒山野嶺與野獸為伍的詩句是: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14、富貴不能淫/《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舜發于畎(quǎn)畝之中,傅說(yuè)舉于版筑之間,膠鬲(gé)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zēng ]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從而論證了生于憂患;然后用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論證了死于安樂,最后歸納出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體現本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

    4、作者承上文例證承上啟下得出的結論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5、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須經過: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6、經歷磨難砥礪的好處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孟子也重視人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8、作者由個人作為上升到國家治亂,提出了什么論斷?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9、體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過?”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過,然后能改。

    10、專立一段,歸納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1、一個要成就大業,必須經受一番磨練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12、面對客觀環境的激發,人的主觀世界又是怎樣做出反應的: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13、在總結了大量亡國史實的基礎上,作者針對國君提出了怎樣的論斷: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6、愚公移山/《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愚公移山的目標是: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表明愚公移山的決定得到大家擁護的句子是:雜然相許。

    (4)最能體現移山艱辛的句子是: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5)愚公移山的信心: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愚公移山的結果: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7、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9、

    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20、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1、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2、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3、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24、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25、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飲酒》


    1.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2.蘊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哲理的詩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3.詩人永保清高,正直的情操的原因的解釋的詩句是: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4.《飲酒》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飲酒》心情閑適、心志高遠的詩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6.《飲酒》物我合一的境界,詩中最為出名的詩句,寫景絕妙的詩句,反映詩人的生活志向,表現他閑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詩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7.《飲酒》主旨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這一哲理可以用《飲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飲酒》中用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寫出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10.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飲酒》中體現這一意境的兩句詩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1.“晉陶淵明獨愛菊”,寫出《飲酒》中陶淵明的與菊相關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2.《飲酒》中表達詩人遠離世俗名利羈絆,雖身居“人境”而閑靜無憂的原因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13.《飲酒》中表達詩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春望》


    14.借物抒情的句子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5.描繪自我形象的句子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6.名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7.通過《春望》中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我們可以想見杜甫憂國、傷時、思家而造成的蒼老之態。

    18.《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出望中之所見,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19.《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承上啟下,表明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感。

    20、《春望》中寫出戰火連續不斷,消息隔絕,音迅不至時迫切心情的兩句詩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1、《春望》中表達作者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更增一層悲哀的是: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2、表現長安春日滿目凄涼、傳達出詩人憂國傷時之情的語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3、詩人感時傷別、見明麗之景誘發內心傷感(或運用擬人抒發傷感之情)的語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4、寫戰火連綿,久盼家音,抒發千古以來戰爭中人們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5、詩人刻畫自身形象,抒發憂國念家悲愁的語句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6.借花鳥以抒發自己悲憤情感的名句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7.以樂景表現哀情,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的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雁門太守行》


    28、“詩鬼”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寫敵人兵臨城下,戰云籠罩,使人透不過氣來,而戰士整裝待發,士氣還很旺盛的詩句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9、《雁門太守行》中運用比喻,夸張手法,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和城內將士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30、抒發誓死報國忠心的詩句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1、“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激戰中的邊塞風光寫得很壯美

    32.“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顯然是潛師夜襲,一場苦戰。使人聯想起戰國時刺客荊軻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赤壁》


    33、詩中表達作者辯證地看問題,抒發興亡之感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詩借二喬的命運形象地代表東吳的命運,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35、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的詩句是(詩人夸大“東風”的作用,借古諷今,告械統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僥幸):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6、設想與歷史事實相反的結果,借史傾吐胸中抑郁之氣的句子“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7、典故是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里的故事或詞句。請寫出古詩詞中含有典故的連續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8、杜牧在《赤壁》中寫設想中的東吳敗亡,不從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著筆,僅以二喬命運代表東吳命運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9、讀《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故事,使你聯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詩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40、《赤壁》中寫興感之由(發出感嘆的原因)的詩句是: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41、《赤壁》(杜牧):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的句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漁家傲》


    42、李清照在《漁家傲》中,“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一句用路途遙遠而時光易逝來比喻理想難以實現,寫出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

    4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一句流露出詞人對現實的不滿之情;

    44、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詞人決心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尋求幸福的愿望,也是本詩的主旨句。

    45描繪了一幅海天相接的遼闊圖畫的句子是: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46、《漁家傲》中表達詩人希望能達到自己理想的詩句是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东京热人妻丝袜无码AV一二三区观|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精品|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 日韩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 日韩幕无线码一区中文|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日韩久久精品| 鲁鲁网亚洲站内射污| 日韩中文字幕人妻一区|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亚洲韩欧美第25集完整版|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高清看男人插曲女人视频|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欧美熟妇性XXXX欧美熟人多毛|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少妇高清一区二区免费看|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在线|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中文字幕精品|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爱夜鲁夜鲁很鲁| 玩弄丰满少妇人妻视频| 亚洲 欧美 国产 制服 动漫|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5G|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 少妇无套内谢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