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如果孩子專注度不夠,家長往往會認為孩子有多動癥,學校的老師也會覺得是多動癥。但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干預治療,孩子的多動癥情況依然得不到緩解,怎么回事呢?其實可能是判斷錯誤,孩子或許存在著阿斯伯格。 一些孩子有多動癥癥狀,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總是亂動,眼神不集中,這樣的孩子被帶到醫院獲得的大多數診斷都是多動癥,也就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還有的醫生干脆就診斷為感統失調。這些診斷其實都不太恰當,正確的診斷是孩子接下來得到適當干預的一個基礎。在我們的工作中發現,這其實不光是多動癥的問題,孩子還可能是阿斯伯格,或者是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孩子到底是多動癥還是阿斯伯格呢? 有很多內容可能是我們家長和老師不知道的。 - 慧心源家長課堂,正式開始 - 阿斯伯格系列 ▼ -01- 多動癥和阿斯伯格綜合癥的概況 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性的障礙,經常發生于孩童,在美國的發生率大概在9.4%,從兩歲到十七歲這個年齡段都可以進行多動障礙(ADHD)的診斷。在我國,多動癥的發病率大概在3%到10%,平均是8%,也就是說,在十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孩子可能是患有多動癥的,或者是以注意缺陷為主的多動癥。 多動癥都有哪些表現? 最核心的表現是顯著的活動過度; 第二個表現是顯著的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個表現是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孩子被診斷為多動癥的年齡大概在七歲左右,而七歲左右是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間,學校生活會讓孩子的多動和注意力缺陷問題更加突出。 什么是阿斯伯格綜合征? 阿斯伯格綜合征是另一種兒童期的神經發育性障礙,現如今,我們發現患有阿斯伯格的兒童越來越多了,經常有家長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這方面的問題這么多,是不是跟環境污染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有關系?” 其實,目前關于阿斯伯格發病機理的相關研究還較少,但是我們確實發現阿斯伯格兒童或者高功能自閉癥的兒童在學校所占的比例與前些年相比增長了許多。我們在向各個學校的教師調研情況的時候也發現各個學校、各個班級患有自閉譜系障礙的或者是阿斯伯格的孩子越來越多,但識別率卻比較低。 阿斯伯格是自閉譜系障礙當中綜合能力較高的一部分孩子,這部分孩子的智力水平往往是正常的或者是超常,但是他們的人際交往困難、刻板行為以及興趣范圍狹窄等問題確實比較突出,這會導致他們在融入集體時存在非常大的困難。 有的智力正常的阿斯伯格孩子也會伴有學習上的障礙,這對孩子的行為、在學校的發展以及人際交往有很大影響。 -02- ADHD和阿斯伯格綜合癥兒童的癥狀表現 前些年,關于多動癥和阿斯伯格的診斷很少,有的阿斯伯格綜合癥的孩子可能會被普遍認為是ADHD,而現在阿斯伯格診斷的增多也與醫學界和學術界對于這種疾病的認識逐漸增加有關。 這兩種疾病的孩子共同的問題就是交流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難,雖然他們在某些癥狀上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在某些方面的表現非常不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兩種兒童期疾病的區別在哪里。 多動癥孩子的注意力經常是非常容易被分散的,比如說:坐在教室里面,經常會被周圍同學的咳嗽聲或者掉落的紙團兒等無關緊要的信息所吸引,而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在主要的信息上,也就是沒辦法專心的聽課。 阿斯伯格的孩子在外人多的時候很興奮,而且抑制不住,會非常興奮的跑來跑去,但是回到家里面或者在安靜的環境中就能安靜地坐下來。缺乏與他人產生共情以及理解別人感受的能力,而且注意力很難集中在某一項上,所以會比較容易產生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在情緒方面也比較容易沖動,有的孩子也會存在學習方面的困難。 阿斯伯格這樣的自閉譜系的孩子雖然也有一些多動的情況,但是和多動癥的孩子不同的是,對一般刺激的反應程度沒有多動癥孩子那么強烈或者是相比起來較為不敏感。他在做一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比如正在玩兒昆蟲,這個時候老師要求同學們到其它地方做下一項任務,就會出現其他小朋友都走了,而他還在繼續玩兒昆蟲的情況,這表明他對其它的刺激不敏感。 在某些時候,阿斯伯格的孩子對某項事物的專注程度要比一般的孩子更高,但往往對別人的情感反應比較不敏感。 阿斯孩子往往會有重復性的動作,比如說原地蹦跳這樣的重復運動。他會回避眼神交流,在這一點上與多動癥的孩子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多動癥的孩子回避眼神交流是被其他的東西所吸引,但阿斯伯格的孩子在和你交流的時候會故意瞅著別的地方,刻意回避與你的眼神接觸。 阿斯伯格的孩子還表現出很多逃避行為,因為他們內心的緊張感較為強烈且難以克制,總是處于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那么他的社交功能必定會嚴重受損。阿斯孩子在心智發育上也普遍落后于普通的孩子,一般相差兩歲以上,所以阿斯伯格的孩子會較難融入集體,尤其是到了小學三四年級之后,這方面的表現會越來越嚴重。 -03- 何時這兩種病癥同時出現? 有的孩子多動癥的表現很明顯,雖然在融入集體時會被集體排斥,但是在跟他交流關于家人或關于同伴的這些有關情感的話題的時候,他能很清楚的表達出來,比如說,他覺得媽媽生氣了,就會想著要讓媽媽高興一點或者是覺得老師因為自己表現不好生氣了,那么下回自己得表現好一點。 盡管他自己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為,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一些行為是會惹別人不高興的,而阿斯伯格的孩子卻注意不到別人的線索。 為什么有時會出現誤診的情況呢? 當這兩種病癥同時出現的時候,醫生們更傾向于診斷為多動癥,但是有時這兩種病癥是會同時出現的,而且一個孩子可能會同時獲得阿斯伯格和多動癥兩種診斷。 美國的流調中心所公布的數據中,大概有14%的多動癥孩子同時患有自閉譜系障礙,也就是說,這兩種病是共病的概率大概是14%。2013年的相關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在學習上或社交技能上會存在更多困難。 -04- 如何治療ADHD、阿斯伯格或兩者共病? 1.獲得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我們在觀察分析孩子的表現后,會進行綜合評估,如果孩子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我們就需要綜合的制定方案。 在我們給孩子們設計這些課程的時候,總體上是要按照孩子評估之后的具體情況進行課程制定,從孩子需要改善和提高的能力技能方面,還有減緩他們的癥狀方面入手,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和治療方面的干預。 比如說,我們在給孩子們制定治療方案的時候,是以認知行為治療技術為基礎去幫助孩子,因為孩子的一些表現,比如說,多動的情況,需要給孩子們進行一定的訓練和行為方面的矯正,尤其是有一些擾亂集體和課堂紀律,或者是有輕微破壞傾向的孩子是需要進行行為方面的糾正的,這屬于專業技術范疇。 從認知方面來說,孩子們存在很多認知偏差,比如說,注意力方面,孩子如果是共病的話,剛才我們也說到了,那么孩子的學習困難和社交方面的困難是非常突出的,我們就需要給孩子們進行相應的注意力方面的矯正,而且有的孩子在人際交往當中存在著一定的認知方面的偏差,尤其是自卑心理,孩子們由于融入不到集體,受到別人的排斥,那么自卑的情況就非常嚴重,所以我們需要幫他們建立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還有對他人的認知。 2.孩子們接受干預和訓練的最佳年齡是什么時候? 慧心源提倡越早越好,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年齡階段是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到了三四年級,孩子們就會有更多融入集體方面或者是學習方面的困難和壓力,也就是說孩子所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一年級是學齡期孩子的最佳干預時期。 END 一鍵分享! 助力更多寶貝快樂成長!!!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