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多年高三語文老師,從不鼓勵學生買課外資料和參考書,也從不布置語文課外作業和假期作業,我希望學生把時間花在數學、英語等學科上。但是我帶的兩個班,每次考試都在最前面無論是快班,還是平行班。
原因何在?
第一,多閱讀,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們的閱讀課安排了固定的時間和時長,還要求寫讀后感。半年下來,許多學生寫讀后感的水平直線上升,不少學生一篇文章就要寫2000——3000字,練筆的文章是沒有字數上限的。
第二,我要求學生整理好筆記,因為可以一勞永逸。比如,平時就將所有遇到過的文言實詞整理在一起;每天朝讀抄寫學習五個成語,每積累到20個就檢查,等等等等。
第三,我會親自給學生整理各種資料,給學生節省時間,比如現代文閱讀的所有題型和知識點,后面有部分附圖,我在頭條有完整的文章。
因為賣的資料太繁雜,密密麻麻的字,根本無法讓學生看進去。而且有一些信息學生看了也不懂。
語文好學,但也要一步一個腳印,急不得。不要全盤否定自己,找到具體的問題,各個擊破,此方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