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不楊,甚至嘶啞不能出聲。稱為失音。本病是屬喉嚨病變,但根于肺腎兩臟。實癥屬于肺氣實,虛癥多為肺腎兩虛。臨床中嘗有精神緊張,或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太過引起不語癥。亦有稱之為失語癥,與失音不同,但語音不出是一致的。故一并討論之。 一、體針療法 1 【適應癥】喉音癥 【穴位】人迎、水突。 【治法】 以30號1寸毫針,避開頸總功脈搏動處,在頸總動脈搏動的內側緣取穴,用雀啄法斜刺7分,進針后施捻轉補瀉法,有魚刺卡感或有異物梗阻感之針感為宜。刺激強度宜弱,留針20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2【適應癥】兒童官能性失音 【穴位】復音穴(在環狀軟骨弓上緣最低處相平行的環狀軟骨傍取穴) 【治法】囑病人仰臥,皮膚常規消毒,進針搗捻,深度0.5-1.2寸,當出現得氣針感時令患者大聲讀一、三、五等。如針感不明顯,可把針尖稍向上進行搗刺。進針不宜過深,以免觸及臂叢。 3【適應癥】癔病性失語。 【穴位】 內關 【治法】取雙穴,進針1-1.5寸,中強度刺激。一次即愈。 4 【適應癥】癔病緘默(閉口不說話)癥。 【穴位】 涌泉。 【治法】 用園利針刺入1-2分,以短促的重刺激,并予以搗動、捻轉、約1分鐘左右,多數患者當時即可喊出單音 詞來,經過較短時間即能恢復正常,一次未愈者,隔1-2日再針 5 【適應癥】病毒腦炎后遺癥失語。 【穴位】(1)啞門、上廉泉、天突、內關。(2)啞門、增音、通里。 【治法】上兩組腧穴,兩次交替使用,亦可加涌泉穴(兩組針后效果不明顯時),或可加金津、玉液穴(舌活動不 靈,以三棱針點刺出血)。用提插捻轉,振顫加刮針柄法。除啞門穴外,其他穴均留針15-20分鐘,留針中再行針1次以加強刺激。每天一次,十天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10天,約三個療程即愈。 6 【適應癥】失語癥 【取穴】 內啞門(正坐仰臉,張口伸舌,令患者作嘔狀,使懸雍垂上舉,可見咽后壁之正中部位即是,如豆大范圍) 【治法】先將壓舌板和4寸針消毒,并將針放在壓舌板上面,針尖不露出壓舌板。令患者張口伸舌,用壓舌板輕壓舌,漸向舌根后位推進,趁其作嘔,見懸雍垂上舉時,用另一手持針柄,順貼壓舌板將針向咽后壁(內啞門穴)輕捻刺進深約0.1-0.2厘米,反復捻針3-5轉,出針后(可能有微量血液),令其咳幾聲,既能恢復說話。注意整個過程要準確、輕捻、快速、淺刺。 7 【適應癥】因七情(喜、怒、憂、思、 悲、恐、驚。)引起的失語。 【穴位】主穴:合谷、天突:配穴:三陰交、風池、照海、上廉泉、風池、太溪、涌泉。 【治法】主穴每次先針,配穴可辯證選三穴后針之,留針30分鐘用平補平瀉的中強刺激手法,每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 8 【適應癥】單側喉返神經麻痹,聲帶閉合不良。 【穴位】主穴;列缺、魚際、太溪、照海。配穴;三陰交、肺俞、風池、天柱、天突、中脘、足三里、內關。 【治法】每次3-5穴,采用弱刺激手法,留針20分鐘,間日1次、7次為1療程、堅持治療4-5療程 9 【適應癥】七情太過,暴怒失音。 【穴位】內關、廉泉。 【治法】先針廉泉,然后針雙內關穴,強刺激捻轉1分鐘,囑之高喊,每日1次,1次聲音增強,2次即可恢復 正常 3次鞏固療效。 10 【適應癥】融電后運動失語癥。 【穴位】(1)中沖、中渚、四瀆、合谷、陽陵泉。(2)啞門、廉泉、合谷、涌泉。 【治法】有兼牙關緊急,舌攣急者,先取(1)組腧穴針刺之,使之緩解。然后再針(2)組腧穴:啞門針1.5寸,廉泉針尖向舌根,刺后退針至粘膜下,再分別向兩側斜刺2寸,刺合谷穴時,邊針邊訓練。一般2-4次可愈 11 【適應癥】熱病后失語癥。 【穴位】主穴;啞門、廉泉。配穴;氣虛取膻中、太淵;血虛津少取膈俞、三陰交;兼邪熱取風池、合谷;氣機不暢 取至陽、膻中;心火盛取內關;熱痰盛取豐隆;血虛肝風內動取太沖,并根據病情辯證取穴和施補瀉手法。 12 【適應癥】熱病后余熱不解,痰閉心竅所致失語癥。 【穴位】主穴;外金津、外玉液(頜下部,任脈旁開3分,舌骨體上方之凹陷處):配穴:上廉泉、承漿、合谷、通里、足三里、豐隆。 【治法】針刺施平補平瀉手法,隔日1次,7次為1療程。 二 頭針療法(處方一)【適應癥】 腦挫傷后失語。 【穴位】頭針,雙側面運區。 【治法】 以28號2-3寸毫針,沿頭皮下斜刺進針深1-1.5寸,將G6805型治療儀輸出電流線接在針上,用連續波,頻率 200次/分,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約1-4個療程即愈。 三 耳針療法 (處方一) 【適應癥】七情太過,肝郁氣滯之暴暗。 【穴位】 耳穴:膽、肝、神門、皮質下、舌。 【治法】先用0.5寸毫針強刺,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起針后再埋耳環針,并囑患者每日按壓數次,每次3-5分鐘。三日后起針。多數患者即愈。 四 電針療法 (處方二) 處方一 【適應癥】頑固性失語。 【穴位】翳風、合谷、聽宮、頭維。 【治法】均取雙穴,每次取2對穴。翳風穴從耳垂后骨邊緣向對側耳尖方向刺入1.5寸深,有麻脹感散至耳部及顳部。其他穴如常規刺法,刺后接電針治療儀,電量由弱到強,采取連續波,電量隨人能耐受,頸部肌肉出現痙攣現象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7次為1療程間隔2-3天,堅持4-5個療程,并加強語音訓練。 處方二 【適應癥】癔病性失音或腦震蕩形成失語癥。 【穴位】涌泉穴為主 【治法】經常規消毒,用1寸毫針刺入兩足涌泉穴,用強刺激,并通以6.26電針密波,2-2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 按語:失音癥多喉部為患,與神經系統有關。治療則必須心肝肺腎兼顧。取穴除局部取穴外,遠端取穴注意辯癥。失語因七情太過所致者重在心肝,喉部局部病變則調理肺腎。 資料來源《現代針灸臨床聚英》 如果針灸有困難,可根據自己的病情用手在穴位處做按摩,效果也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