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軼事帖》是我國元代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頫書寫的一卷行書書帖,本帖縱45厘米,橫200厘米,落款署名“子昂”。 《王羲之軼事帖》體勢緊密,錯落有致,姿態朗逸,體現了趙孟頫書法遒媚多姿、神清骨秀的藝術風神。 《王羲之軼事帖》記錄了書圣王羲之的四則軼事:一是王羲之早年書法水平并不比庾翼、郗愔高,但是到了末年,他的書法水平高超,所寫的章草被認為已經可以媲美草圣張芝。二是王羲之在山陰為一個老太太寫扇子,幫老太太賣扇子的事情。三是王羲之的書法被張翼模仿的事情。四是王羲之為道士寫經換鵝的故事。 其中,第四個“王羲之寫經換鵝”的故事,與現在流傳的故事略有不同,現在都傳說王羲之為了換鵝寫的是《黃庭經》,而趙孟頫記錄的故事,則是王羲之為了換鵝寫了《道德經》中的一部分內容。 總之,《王羲之軼事帖》是集書法典故與行書名帖于一體的一卷書帖。 下面就來欣賞一下這幅集趙孟頫書法風神和王羲之書法軼事于一體的書法名作吧。(圖片下面有原文釋文和我翻譯的白話文哦?。?/p> 《王羲之軼事帖》(一)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嘆服,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王羲之的書法最初并不特別優秀,還不如庾翼、郗愔。等到后期,王羲之的書法才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王羲之曾經用章草來答復庾亮的書信。庾亮看了之后,覺得很好,把王羲之的字拿給庾翼看,庾翼看了之后,非常佩服,就給王羲之寫信:“我以前有張芝(草圣)的 《王羲之軼事帖》(二) 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跡永絕,忽見足下書(該字刪去)//答家兄書,煥若神眀//,頓還舊觀?!?/p>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章草書帖十來張,但是過江(西晉世族大家渡江逃到南方,擁戴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時候弄丟了,常常因為妙跡永遠丟失而感到痛心,現在忽然看到您給我哥哥寫的書信,您的書法煥然如同神明,讓我仿佛見到了草圣的風神?!?/p>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王羲之從會稽內史的職位上罷官之后,住在蕺山之下。 《王羲之軼事帖》(三) 一老嫗捉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問一枚幾錢,云直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為五//字,嫗大悵惋,云:“舉家//朝餐,唯仰于此,何乃//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一個老太太拿著十幾個六角竹扇出來賣。王羲之問一把扇子多少錢,老太太說一把賣二十文。王羲之拿筆在扇子上寫字,每把扇子寫了五個字。老太太急得直跺腳:“我全家人全靠賣扇子吃飯(維生),你怎么 《王羲之軼事帖》(四) 書壞?”王云:“但言王右軍//書字,索一百。”入市,市人競//市去,姥復以十數扇來//請書,王笑不答。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寫上字了,這可怎么賣!”王羲之說:“你就說這是王右軍寫的字,每把扇子賣一百文錢?!崩咸贸鋈ベu,大家爭著來買,很快賣光了。老太太又拿著十來把扇子請王羲之寫字,王羲之只是笑笑,卻不再寫了。 羲之嘗自書表與//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王羲之曾經上表給 《王羲之軼事帖》(五) 穆帝,帝使張翼寫効//,一毫不異,題后答之。//羲之初不覺,更詳看//,乃嘆曰:“小人幾欲亂//真!”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晉穆帝,晉穆帝讓張翼模仿王羲之的筆跡摹寫了一份。張翼摹寫的這份表,幾乎與王羲之寫的表分毫不差。晉穆帝看了之后很滿意,就在張翼的摹本之上題字答復王羲之。王羲之收到晉穆帝的答復之后,一開始不覺得有不同,又仔細看了之后,才發現不同,于是嘆息著說:“小人(張翼)的字幾乎以假亂真!” 《王羲之軼事帖》(六) 羲之性好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十余,王清//旦乗小船故往,意大愿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道士乃//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王羲之生性愛鵝,山陰有一個道士養了十幾只非常好的鵝。王羲之聽說后,大清早就乘著小船去看鵝,非常喜歡,就請道士賣給他。王羲之百般請求,但道士執意不賣。最后,道士就 《王羲之軼事帖》(七) 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縑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君若能自屈,書《道//徳經》各兩章,便合群奉//之。羲之便住半日,為寫//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說:“我崇信道教,早就想請人寫河上公本的《老子》(《老子河上公章句》),并準備了上好的縑素,但是卻沒有請到合適的人來寫。您如果能夠屈尊為我各寫兩章《道經》《德經》(《道德經》分為《道經》《德經》),我就把這群鵝全送給您?!蓖豸酥陀冒胩鞎r間,為道士寫 《王羲之軼事帖》(八) 畢,籠鵝而歸。 易居翻譯的白話文: 完了經文,把鵝裝到籠子里回去了。 子昂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