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國企領導王先生,被查出腸癌晚期,對仕途順暢,家庭美滿的他來講,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他根本無法相信,半年前,體檢狀況一切正常,特別是幾個腫瘤標志物沒有一項異常,半年后,卻被晚期腫瘤找上門,到底,癌從何來? 今天要說說體檢中的“腫瘤標志物”,它和腫瘤到底有什么關系? 應怎樣看待檢測結果? 腫瘤標志物不是100%靈敏 以王先生為例,半年的體檢結果, 腫瘤標志物共有5項,指標全正常,怎么就隔了半年,就變成腸癌了,而且沒啥癥狀?
浙江省人民醫院健康促進中心主任胡培英解釋,王先生屬于腫瘤標志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已經埋下了隱患。 直到做了腸鏡后,醫生才在王先生的腸子里發現了腫瘤,活檢顯示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 醫生了解病史后說,你太大意了,其實可以更早發現。原來,王先生的父親因腸癌去世,也就是有腸癌家族史,因此,他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只發現了幾類腫瘤標志物敏感度比較高,還沒有發現100%敏感的就標志物,因此,在腫瘤標志物正常的情況下,也不能確定身體安然無恙。
腫瘤標志物異常代表什么? 那么,某種腫瘤標志物如果超出了參考值范圍,就一定得癌嗎? 答案是:NO! 我們先來看看浙江省人民醫院近7萬人的體檢數據: 1、有99人確診出腫瘤,其中,10人的腫瘤標志物顯著升高。另外89人的腫瘤標志物沒有出現重大異常,他們分別是通過CT、B超、胃腸鏡等影像學檢測發現問題的。 2、829人因為腫瘤標志物出現重大異常,他們甚至都等到了體檢中心的通知復查電話,最后,只有10人真正確診是癌癥,大部分人都沒事。 也就是說只有1%左右的人患癌 我們似乎可以得出結論: 腫瘤標志物異常到癌癥,好像差遠了!
腫瘤標志物升高可能會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如AFP,除原發性肝癌外,懷孕、活動性肝炎和生殖系統腫瘤等都可能出現升高的情況;因檢測儀器或試劑的不同,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現象的出現,具體情況要結合臨床來確定。 此外,飲酒、進補、服用某些藥物、炎癥疾病等都可能導致“腫瘤標志物”超標。 因此,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癥。 并非每位癌癥患者腫瘤標志物都高
臨床有些確診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術前后也沒有明顯變化。
有幾類腫瘤標志物的敏感度比較高,如原發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總體陽性率約為70%。其有助于這兩種腫瘤的早期發現,但是目前還沒有100%敏感的腫瘤標志物。 對于單項標志物輕度升高者,不用過于恐慌。 可以定期復查監測指標的數值變化情況,有條件的盡量復查全部的常用標志物,一旦體內有惡性腫瘤存在,可能會有幾種標志物異常。如果復查后數值一直維持在參考值上限的臨界水平,則意義不大。 但是有以下幾類情況要特別重視: 一是單次檢查升高特別明顯,數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二是反復檢查,數值動態持續升高。 三是有家族性遺傳史腫瘤篩查時腫瘤標志物增高。 前兩種情況先查該標志物最常見的某種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無胃腸道的疾病,若胃腸道沒有異常,還需檢查肝臟、食道、乳腺、婦科等。有家族性遺傳史者如出現標志物升高,即便沒有癥狀和體征,也必須復查和隨訪。對于60歲以上、有家庭腫瘤史、長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腫瘤高發期的高危人群要進行腫瘤標志物篩查。 即使沒有癌癥,但腫瘤標志物持續異常,也可能說明身體在發出警報了——身體環境適宜癌細胞生存、免疫系統不能及時殺滅癌細胞、體內癌細胞偏多。提醒你要多注意身體! 怎樣對待腫瘤標志物? 既然看腫瘤標志物不能100%確診癌癥,得了癌癥,腫瘤標志物也不一定異常。 那還要這項檢查何用?別著急,用處對于特定人群很有用! 比如,腫瘤家族史、有腫瘤高危因素者。 還有,我們要正確認識到: 腫瘤標志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 如今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大家在體檢中也更重視腫瘤的相關檢查, 但不能把目光只盯在腫瘤指標, 發現異常還需要結合生活及飲食習慣,做相應的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甚至消化內窺鏡等器械檢查,綜合評估才更科學。
常用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查 CEA(癌胚抗原) 大約70%的直腸癌、55%的胰腺癌、50%的胃癌、45%的肺癌、40%的乳腺癌、40%的尿道癌、25%的卵巢癌、以及膽管細胞癌/甲狀腺癌患者,都可出現CEA升高。 但是,一些急慢性炎癥可能也會造成CEA升高,如胰腺炎、潰瘍性結腸炎、胃炎、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吸煙人士的CEF也會稍微升高。 AFP(甲胎蛋白) AFP在胎兒血液循環中具有較高的濃度,出生2~3個月之后基本被白蛋白替代,所以在成人血清中含量很低。目前,AFP是原發性肝癌的重要腫瘤標志物,用于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及療效監測。 除了肝癌,性腺來源的腫瘤,如非精原細胞生殖細胞腫瘤、內胚竇瘤、胚胎細胞癌和多胚瘤癌、混合性生殖細胞腫瘤和一些未成熟畸胎瘤,也會造成AFP升高。 肺癌腫瘤指標:CA211\NSE\SCC CA211主要用來檢測肺癌,肺鱗癌中陽性率高達70%,肺腺癌陽性率60%,大細胞肺癌陽性率75%; NSE是小細胞肺癌以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腫瘤標志物,小細胞肺癌中NSE陽性率91%;SCC用來檢測鱗狀細胞癌,常見于肺鱗癌、宮頸癌、食管鱗癌以及頭頸部鱗癌中。 肺鱗癌,通常CA211和SCC升高; 肺腺癌CA211和CEA升高; 小細胞癌,NSE顯著升高。 消化道腫瘤指標:CA199/CA242 CA199常在胰腺癌、膽囊癌、結腸癌、肺癌和胃癌中顯著升高。當CA199>1000U/mL時,常常合并腹膜轉移。CA242在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等腫瘤中升高。 在消化道腫瘤確診和隨訪中,常常會同時檢測CA199\CA242\CEA,醫生由此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 女性腫瘤標志物 CA125存在于卵巢組織,上皮性卵巢癌會導致它明顯升高,陽性率約為70%以上。 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其他婦科腫瘤中,CA125也會不同程度升高。 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卵巢囊腫等良性的婦科疾病,也會造成CA125升高。 CA153升高常見于乳腺癌,早期乳腺癌陽性率60%,晚期乳腺癌陽性率80%。β-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盤的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它常被作為懷孕、懷孕相關失調癥及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檢測標志物。現研究發現,在一些非滋養層惡性腫瘤中也常見β-HCG升高,如卵巢癌、膀胱癌、結腸癌等。 男性腫瘤標志物:PSA PSA(前列腺特異抗原)只存在于人前列腺腺泡及導管上皮細胞胞漿中,雖然它是檢測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標,但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也會出現PSA升高。 臨床上,通常還要檢測游離PSA,前列腺癌患者游離PSA/總PSA的比值,通常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來源|學術經緯授權轉載 |
|
來自: 五彩繽紛eui6uk > 《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