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人生還沒有成功;人到中年,心里裝滿了焦慮。漸失青春年少的熱忱,漸入身心疲憊的老態。中年人扛著家庭的責任早出晚歸,懷揣人生的理想日漸平庸,拿什么挽救自己的人生? 用鬼谷子的智慧來分析,生活想要得到滿足,得失心就不要太重;人生想要走出逆境,進取心要始終如一。人到中年,如果還未成功,不妨讀讀這四句話: 1、有起有落才是人生。 人生是一個努力奮斗的過程,必然會有起有落,想要一步到位,功成名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人既要有向上爬的本事,也要有往下落的準備。把目光放長遠一些,該忍就忍,磨礪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當時機來臨成功就順理成章。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算是成功的人,也逃不過逆境的磨礪。碰到人生的低谷,必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李時珍27年風餐露宿,默默無聞的走遍名山大川,才編著出偉大的《本草綱目》。一個人必須在功名利祿的誘惑下,保持超然的情懷,才能靜下心來把事做成。 2、有得有失才是生活。 一個人能否感受到快樂,關鍵是對待得失的心態,只要能夠把心放寬,沒什么事情過不去。如果面對利益斤斤計較,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感覺受了委屈。如果擁有寬敞的心,所有的不快都會煙消云散。 得之固然欣喜,失去也不要絕望,唯有做到寵辱不驚,淡泊于名利的沉浮與得失,才能平靜的面對生活。得到就欣然接受,失去就泰然處之,得意不忘形,失意無所謂,挫折不悲傷,這才是成功者的心境。 3、有成有敗才會成長 成功,皆人之所求,卻無法有求必應;失敗,是人之所畏,卻往往不期而遇。人在成功的時候,都會興高采烈,如果得意過了頭,言行舉止失去了分寸,出現得意忘形的情況,恐怕禍患就會隨之而來。 同樣的道理,面對失敗也并非都是壞處,最起碼會收獲人生的經驗。失敗讓我們更加珍惜機會,努力奮斗讓自己成才,不會因為成功而貪圖享樂。只有在順境中不驕不躁,在逆境中不甘沉淪,這才能收獲到成長的意義。 4、有始有終才能成功。 曾國藩曾經說過:“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實現人生的價值,就在于盡力為之,抱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心態,才能竭盡全力,從而有所斬獲。 人生得意的時候,往往看不出誰是強者,只有面對困難的時候,強弱的區分才一目了然。弱者只會意志消沉、隨波逐流,一旦選擇放棄,結果只能是一蹶不振。而強者面對人生,能夠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所以能夠締造成功。 立志在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心境決定心態,心態決定人生,人到中年還大有可為:努力走好每一步,就能爬到新的高度;好好把握每一步,就能走出成功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