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 ║ 2018.11.28 臨床上,很多家長來找我給孩子看病,說孩子平時胃口很好,什么都吃,而且一吃就吃很多,不一會又喊餓,但就是怎么吃都吃不胖,甚至越來越瘦,個子也長得慢,一眼望去,孩子臉色黃黃的,總感覺氣色不太好。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就是胃強脾弱,脾的運化功能不足,無法運化水濕而導致長期積滯,調理的重點在于消積食、補脾胃。今天我就來說一說,如何用小兒推拿調理胃強脾弱的孩子。 什么是胃強脾弱? 胃強脾弱是脾胃功能不和諧的體現。脾胃位于人體的中央,對臟腑氣機的正常運作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脾與胃互為表里,兩者的功能是緊密相連的,而這其中,脾是根本,它影響著整個脾胃的運作。胃的受納、消化功能,必須與脾氣的運化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孩子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 “胃強”其實是相對于脾弱來說的。胃的功能相對偏旺盛,脾的功能相對偏虛弱,所以自然就顯得胃強了。其實胃強是脾弱的一個結果。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容易積食,此時若不注意,仍然給孩子吃太多太雜甚或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就會積食日久,郁積日久就會化火,而出現胃火亢盛的情況,也就是我們稱作的“胃強”,胃強的孩子,吃得比沒生病時多,并不是胃的功能真的變強大了,而恰恰是因為胃的受納功能紊亂,出現胃受納功能亢進,才讓人產生“胃強”的錯覺。 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的胃強脾弱,都可歸結為喂養不當導致的脾胃受損。脾是后天之本,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最終要靠脾來運化成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輸送至五臟六腑,即便吃得再多,孩子消化吸收不了,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脾喜歡干燥,如果長期飲食不當,過食生冷的、寒涼的、油炸咸甜等不好消化的食物,脾的能力不足,無法運化水濕,導致濕邪滯留在體內,就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 02 胃強脾弱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胃強脾弱的孩子,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積。有的孩子表現不明顯,家長只關注孩子胃口好不好,吃得多不多,有沒有長肉,而很容易忽略孩子積食這一過程。 如果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胃強脾弱,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辨別: ? 消谷善饑,食欲強,容易餓,尤其喜歡吃煎炸油膩等食物; ? 脾氣煩躁,或精神萎靡; ? 吃不胖,越吃越瘦,尤其是四肢消瘦,體重低于正常值; ? 大便干結,或大便先干后爛; ? 面色黃,毛發稀疏而黃; ? 嚴重的孩子出現異食癖,或睡覺吮指磨牙等; ? 抵抗力差,容易反復生病,尤其是胃腸和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 03 胃強脾弱的孩子該怎么調理? 孩子胃強脾弱,首選小兒推拿來調理 胃強脾弱的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吃得多,但脾運化功能不足,根本不足以把胃里的食物及時消化,所以這類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厭食、食積,如腹脹、腹痛、食欲差、便秘等,因此,在調理時,應兼顧消積食和補脾胃。 而消積和補脾,是小兒推拿最著名的療效之一,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堅持給孩子做,就能看到效果。 下面我來講講具體怎么操作: 清胃經、補脾經——兩者同時運用,根據孩子的虛實情況來確定次數。 ● 消谷善饑明顯,即孩子很容易喊餓,但身體沒有明顯消瘦的,多為實證,以清胃經為主,補脾經為輔; ● 若孩子明顯身體消瘦,且精神較差,多為虛證,以補脾經為主,清胃經為輔; ● 主要手法操作200-300遍,輔助手法一般操作100-300遍。 清胃經 補脾經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清大腸——促進排便,將脾胃之熱排出。 ● 胃強脾弱的孩子容易大便干結,清大腸可將胃中亢進的陽熱之氣通過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 一般操作100-300遍。 清大腸 運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是調理孩子脾胃功能之間協調性的重要手法。 ● 孩子脾胃功能不協調引起胃強脾弱的,應多運板門,從健脾入手調理胃的受納功能,從而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 ●一般操作100-300遍。 運板門 順時針摩腹、逆時針摩腹——消滯健脾。 ● 順時針摩腹可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積滯于脾胃的食物排出; ● 逆時針摩腹有健脾之效,疏理脾胃的氣機,促進脾的運化功能; ● 一般各操作1-2分鐘。 順時針摩腹 逆時針摩腹 左右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其次,做好日常飲食上的調護 日常生活中,家長照顧胃強脾弱的孩子,要特別顧護好孩子的脾胃,盡量不吃生冷、寒涼、油膩、咸甜的食物;多吃熱的、軟的、煮熟的食物;烹飪方法上多以蒸、煮為主,少用煎炸、爆炒等方式。 脾是后天之本,顧護好脾胃,孩子90%的病都不用跑醫院了。今天介紹的幾個消積健脾手法都比較簡單,希望家長們認真地學一學,每天抽出幾分鐘,堅持給孩子按一按,推一推,孩子胃強脾弱的狀況就能得到明顯改善。 ![]() 第48期 - 消積健脾 胃強脾弱是胃的功能偏旺盛,脾的功能偏弱,能吃卻不被消化,故調理重點在消食健脾,每天3分鐘,堅持給孩子做,就能看到效果。 動動手,標星標?? 健康推拿少吃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