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向美,向遠方 ◆ ◆ ◆ 「敢想,敢做,敢擔當。」 1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年輕人:他們上班時,整個人的狀態萎靡不振,沒有激情,永遠像是沒睡醒。 但只要放下手里的工作, 他們立馬滿血復活,亢奮的打著一局又一局的游戲,敏銳的聊著一句又一句的網絡段子,狂熱的比較著一種又一種的口紅色號。
不得不說,如今有部分年輕人,雖然擁有著,非常朝氣蓬勃的年齡,但他們的心態已經提前衰老。 他們過早的待在舒適區,他們不求上進,他們懶散沒追求。而這樣的年輕,其實不過是虛度時日,根本毫無意義。 正如羅曼羅蘭曾說:“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時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 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地重復,而且重復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說腔走板。” 2 認識一個已年過六旬的退休老師,他平日里的生活豐富到,讓許多年輕人感到慚愧和汗顏。 他喜歡騎著自己的3D自行車,在郊區尋找到一片安靜的角落,然后拿起手里的書,悠閑又自在的看整整一下午的《人類簡史》。 他還喜歡游泳,每周末都會到附近的泳池,游上兩次,蛙泳,蝶泳,仰泳完全駕輕就熟,甚至水平也可以去當一名教練了。 他還特別喜歡唱歌,尤其民俗音樂,北方的,南方的,高原上的,山溝里的,都很精通,甚至還自己譜曲,在我們省上算是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業余作詞人。 在他六十歲那年,他獨自跑到西藏的布達拉宮,居然連續六天從五點早起,靜靜的等候太陽從地平線冉冉升起,只為了抓住它最莊重,最優雅,最肅穆的那一瞬間,然后按下快門。 有一次,我有幸看到了這張照片,強烈的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滋養。于是我對老師說,很佩服您這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他淡淡的說,擁有這些的人,同時都擁有白發。 然后我發回了一句,頭發顏色,代表的是歲月的長短,而頭皮里的東西,才是一個人是否年輕的標志。 曾然,我們誰都無法抗拒衰老,因為這是自然規律。但真正有趣的人,卻可以把生活過得足夠豐裕,飽滿,有意義,這跟年齡扯不上任何關系。 3 在寫作群里,我認識一個姑娘,今年她25歲,雖然她看起來,有點顯成熟,打扮也不時髦,但在我心里,她才是真正的年輕人。 她曾經擁有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是一家大型旅行網站的編輯,可后來她決心做一個自由撰稿人。 于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她決定辭職,然后把讀書,旅行,寫作,這三件事,付諸于實踐。 去年一年,他走過國內外將近50個城市和地區,寫下了數以萬字的隨筆和游記。 她在云南第一次接觸白族和母系社會的摩梭人,在珠穆朗瑪峰第一次露營,睡在帳篷,睜開眼睛開星空。在新疆第一次去喀納斯尋找湖怪的下落。 而她的第一本書,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第一次通過寫作,攢到了足夠旅行一年的錢。 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夢想和現實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你的決心和行動。 其實她這一路走來,也并非一帆風順。她也曾感到慌張,著急,甚至想過退縮。 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雖然旅行時,每天在路上都有幾百公里的行程,但她從不叫苦叫累,甚至覺得出門遇到一個好天氣,都值得感恩。 而且每到一個地方,無論再累再困再疲憊,她都咬牙堅持,嚴格完成當日的游記,寫好當天的文章,做好當天的總結。 其實真正的年輕,應該是大膽的去追求夢想,不怕吃苦,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敢想,敢做,敢擔當。 4 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年紀輕輕,整天把沒意思,沒趣,沒勁,掛在嘴邊,他們二十歲,就提前過上了八十歲的生活。 而也有這樣的人,他們已然不再年輕,可是他們60歲開始寫詩,70歲開始用計算機,80歲才開始學彈琴,他們從來不會說,學不會了,來不及了,等不及了。 其實年齡并不是年輕和年老的分水嶺。 因為有的人,有著年輕的面容,卻從來沒有年輕過。而有的人,即便已經白發蒼蒼,卻依舊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活色生香,意趣盎然。
你總是珍惜每一個當下,在每一個平凡又瑣碎的日子里,為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去努力拓展生命的外延,去雕刻更好的自己。
空有年輕的皮囊,既經不起風吹雨打,也畏懼任何微小的改變,更不愿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愿你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永不停止追求夢想,永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消沉,永不妥協,永不放棄希望,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依舊是少年! 寫于2019.1.29
作者:李思圓,微信公眾號:溫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飲水-思圓,新書《生活需要節奏感》正在熱銷中。專欄作者,寫安靜從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原創暖文。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當當網購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