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藥方是一道傳統藥膳,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材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最早出現記載于唐朝的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藥方則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劑局方》的記載。迄今為止,四物湯已經發展成為2000多個版本,有搭配材料的不同,有材料重量的不同。今天推薦其中一款。 
四物雞湯
【藥材】川芎,白芍,熟地黃。 【藥食同源】當歸。 【食材】烏骨雞,調味品。
【做法】 1、將雞宰殺后去毛、腳、內臟,洗凈(可斬件)。入沸水中滾燙一下,再入清水沖洗。 2、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洗凈,分別切成薄片,洗凈待用。 3、將雞與藥一起投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撈去浮沫,轉至小火,燉至雞肉軟爛,調味即成。 【方解】 當歸含揮發油,有補血與活血之功效; 白芍柔肝止痛; 熟地黃(簡稱熟地)補陰益精,養血補虛; 川芎有行氣活血作用,可加強當歸的補血功效。 【功效與應用】 能滋陰補血,增進血液循環,紅潤臉色,適合一般人士飲用,對身體虛弱,血虛體質,月經不調經量少或者閉經的人,或女士經期后尤為適宜。還可以用于蕁麻診,過敏性紫癜之類。特別適用于春季女士日常調理所用。 
但以下情況不宜食用。
生理期異常:生理期提前、經血顏色鮮紅等,都是屬于中醫血熱的癥狀,一般較不適用飲用四物湯。
熱性體質:平時容易口干、唇起泡破皮、睡覺多夢、難以入眠,皮膚癢、易怒、喉嚨痛的人群,屬熱性體質,也不適合喝溫補的四物湯。
正在發炎情況:比如眼睛充血或是感冒未愈等,不適合喝四物湯。
腸胃功能較差:胃口差,易腹瀉、腹部漲痛者,不宜喝四物湯。
四物湯是補血的常用方,也是調經的基本方。其最早見于晚唐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被用于外傷瘀血作痛。后來通過實踐運用被載于中國第一部國家藥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后在宋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產后方》、明代《醫方考·調經用四物湯》、清初《濟陰綱目·調經門》等醫學書籍中均有記載。四物湯被后世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調理一切血證是其所長'及'婦女之圣藥'等。 
四物湯為什么被稱為婦科圣方。因其對女性的三易,易血虛、易血瘀、易月經不調有很好調理,這三個病因常常互為因果,血虛會引起血瘀,血瘀也會導致血虛,血虛血瘀會導致月經不調,同樣月經不調也是血虛血瘀的常見病因。
最后奉上方歌: 四物地芍與歸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補血調血理沖任, 加減運用在其中。
藥膳與營養 ysyuyy2014 提供藥膳營養養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