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里的故鄉 我又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歌聲。 在唐詩里的琴弦上流淌,一遍遍地回響在我的耳畔。 飄著故事,飄著茶香。 真美啊,我的故鄉! 我的家,在皖北。兒時的記憶里,一座泥巴墻的房子,飄著炊煙。一頭老黃牛,在樹下吃草。一朵清香的花兒,開在樸素的小院子里。那個穿著粗布褂子的我,從母親的織布機聲里,對著田野想像著豐收,想像著米缸,想像著炊煙下一碗素面的清香。 我生在北方,也有著北方漢子的豪爽。那簡樸的生活,寫進唐詩,在民歌里,唱著村莊。一棵棵高大的白楊樹,就像村莊里的母親,站在村莊的路旁,守著麥田地,守著詩歌下村莊的夢想,一年又一年,也期盼著兒女們從遠方回到家鄉。談一談心事,說一說家常。 一茬一茬的莊稼,在陽光下給了我溫暖。厚重的土地,讓我的心胸變得寬廣。我是吃著北方粗糧長大的啊,我的心中刻著北方人的善良。我曾在一座沒有星星的城市里,停下來想著我的故鄉。于是,我就想起了唐詩,一首一首地背著,我從唐詩里尋找自己的故鄉。那流韻的詞句里,染著我對故鄉深切的回望。 我的故鄉,在唐詩里。唐詩里,寫著我的故鄉。 一樹一樹的花開了,清香的花朵,讓我憶著童年時的書聲朗朗。那是一個多么清純的歲月啊,唐詩在我的童聲里輕舞飛揚。我感覺到,母親的笑容是甜甜的,就像清澈的水,滋潤著我的心靈和目光。 我曾在一首歌里,聽到有人唱起故鄉。優美的歌聲,帶著真摯的情,濕了城市里游子的衣裳。誰,在他鄉,不思念自己的故鄉?誰,在故鄉,不愛著自己的爹娘? 記得,一個叫史鐵生的作家。 他坐在輪椅車上,用蘸著唐詩的筆,追問著“命運”、“生存”、“母親”和“時光”的真正含義。車轍下的痕跡里,我看到了故鄉那熟悉的畫面,在慈性的詞里,讓我讀懂一種生命的力量。最后,他走了。是帶著故鄉一起走的,而他的名字,卻印在故鄉的土地上。另一個叫海子的詩人。曾想著在故鄉喂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后,卻永遠躺在了故鄉的土地上。 許多個夢里,我曾回到故鄉。 一粒米,一碗面,一杯水,一句叫著我的小名的呼喊聲,故鄉呵,在心里總是給我親切的回憶,總是給我美滋滋的想像。每次想起故鄉,我不禁問自己,是否還是像在唐詩里那樣?那曾在故鄉麥田埂上開出的花,是否依然清香在村莊?木格子的窗前,是否還有那一縷唐詩里的月光?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我再一次背著唐詩,回到思念已久的故鄉。 故鄉沒有變,我也沒有變,變的只是歲月,變的,只是時光。 一滴雨,可以讓世界破碎。 一朵花,可以讓一生清香。 故鄉,在唐詩里流淌著質樸,流淌著水墨,流淌著絕倫美奐,也流淌著歲月的滄桑。在一個素樸的詞里,是那么地精美,我帶著它,清洗著落在心靈的污藏。 錯過的花開。 錯過的風景。 錯過的塵緣。 那些都不是我的。 屬于我的,只是故鄉那一片的云彩。沒法比喻,沒法描寫,也沒法抒懷。這種情,就像故鄉的一句鄉音,一個音符,在唐詩里,一伸手就黏住了靈魂。 我的故鄉,在唐詩里是一幅畫卷。在文字里,讓我掛肚牽腸。在歌聲下,也讓我豪情萬丈。一朵一朵的云彩,是故鄉上空飄逸的唐詩,我在云朵下,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時光。 故鄉,唐詩里的故鄉,我回來了。 一句多么讓人激動的話語,露出心中多年的愿望。在千百萬個夢里,我可以忘掉金錢、忘掉名譽,忘掉疼痛,但忘不掉的,始終是您,和在您懷抱里笑聲的爽朗。在那片歡笑聲里,白了發,皺了臉,老了歲月。飲著米做的酒,濃濃的鄉情里,講述著曾經的滄海,講述著曾經的過往。得與失,愛與恨,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執筆的手呵,是否為故鄉再描上一筆新章? 是的,故鄉在我的心中是一首唐詩,它包含著詩中的精華風韻,讓多少人淺斟、低吟、傾唱。身邊的風景轉瞬即逝,讓我感受到時光的匆匆,太匆匆。在一字經簡里,我對著故鄉久久地凝望,就像詩中的一朵花,一葉草一樣,守著唐詩的美,讀著唐詩里的情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