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特別涉及一種中藥治療痛風的藥物,屬于藥品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來的一種多發病,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據統計,較15年前,患者增加了15~30倍。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痛風并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綜合癥,是由體內一種作嘌呤的物質代謝紊亂所引起的。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合并痛風結石,血尿酸濃度增高、關節畸形及腎臟病變等為特征。病人大多為30歲以上的男性,其男、女性別的比例大約是20∶1。 目前通常采用羧苯磺胺、秋水仙堿、別嘌呤醇、炎痛喜康或ACTH、強的松等西藥物治療痛風,但是羧苯磺胺只是在痛風間歇期控制血尿酸含量,對痛風無治療效果,而且其具有發熱、皮診、腸胃刺激、腎絞痛等藥物反應,對腎有損害,易引起腎結石;秋水仙堿只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時緩解疼痛,且其具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胃痛、腹瀉、便秘的藥物反應,對骨髓有抑制作用,會損害肝臟功能,還有致癌作用;別嘌呤醇只具有在痛風間歇期,控制血尿酸含量的功效,對痛風發作期的疼痛無效,其具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皮膚瘙癢的藥物反應,會損肝累腎,長期服用會導致別嘌呤醇過敏綜合癥;炎痛喜康只是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對尿酸的增高無控制作用,且其具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的藥物反應,還會損害肝腎功能;ACTH、強的松,具有強效消炎止通功效,但對痛風無治療作用,且會引起失眠、情緒不穩定、甚至會出現包括幻覺、精神錯亂等重的神經癥狀,而且還極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腸潰瘍。并且以上所用的這些藥物在停藥后,血尿酸都會在短時間內反彈,對痛風不具有真正的治療效果。因此,痛風患者急需一種無任何不良藥物反應、無毒副作用、對痛風具有較好治療效果且停藥后不易反彈的藥物來治療痛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的中藥,本產品具有在痛風急性發作時能迅速止痛消腫,且無任何不良藥物反應,無毒副作用,停藥后血尿酸不易反彈,對痛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按照重量份計算,它由盤龍參80~120份、巖馬桑80~120份、黃姜80~120份、金錢草80~120份和獨腳蓮40~60份制備而成,具體說,按照重量計算,它由盤龍參110g、巖馬桑110g、黃姜110g、金錢草110g份和獨腳蓮60g制備而成。 痛風在中醫臨床上列為“痹癥”范疇,屬中醫“熱痹”,其歸根結底是由于器官和組織內酶<即促進尿酸合成的酶和抑制尿酸生成的酶>的基因發生突變,引起嘌呤代謝紊亂,使血尿酸生成過多,沉積在關節組織和腎臟內無法排出造成損害,從而形成痛風。本發明按照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對關節炎偏于風者,以祛風為主。對偏于寒者,以散寒為主。對濕邪偏勝者,以化濕為主。對熱邪偏勝者,以清熱為主。 方中盤龍參,性味,苦、甘,平,具有養陰涼血,益氣生津的功效;巖馬桑,性溫,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黃姜,具有行氣解郁、涼血破瘀、利膽退黃、止痛等功效;金錢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腎、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散結消腫等功效;獨腳蓮,性味,辛,平,入肝經,具有消腫解毒之功效。 與現有技術使用的西藥相比,本產品具有痛風急性發作時能迅速止痛消腫,且無任何不良藥物反應,無毒副作用,停藥后血尿酸不易反彈,對痛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等優點。 本發明經過臨床試驗證明,具有通絡止痛、利濕消腫的功能,用于痛風、風濕、肩周炎、關節炎等癥具有很好的療效,在痛風急性發作時能迅速止痛消腫,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以下是本產品治療痛風病的臨床療效觀察一、病例1、時某,男,38歲,干部,由于工作緊張,應酬太多,長期的暴飲暴食,再加食脂過多,體胖。去年5月,感覺右腳踝關節發麻,紅腫、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診斷為中期痛風,經服用本藥3天,踝關節發麻、紅腫、疼痛癥狀消失。 2、王某,男,50歲,干部,患痛風6年,發病時雙膝紅腫、疼痛,不便行走,腎功能開始衰退,服用本藥5天后,僵硬腫脹的雙膝逐漸活動,疼痛癥狀消失。 3、張某,男,32歲,公司經理,體胖,長期大酒大肉,應酬頻繁,今年4月某晚,酒足飯飽回到家里,睡至凌晨2點左右,右腳趾趾骨關節疼痛、紅腫,不能落地,到醫院就診,診斷為急痛風性關節炎。服用本藥2天后,疼痛、紅腫癥狀消失。 4、楊某,男,46歲,律師,患痛風近10年,發病部位累及于手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2000年4月發病后,臥床不起,不能行走,幾近癱瘓,服用本藥月余,病情大有好轉,服本藥至50天時,能下床行走,經連續服用本藥1月,患者能行走自如,至今再未發病。 5、羅某,女,35歲,公司職員,右腿膝關節酸痛,行走時不能彎曲,陰雨天氣時有發作,服用本藥1周,腿腳逐漸利索。 6、王某,男,36歲,教師,患痛風5年多,平時特愛喝酒,吃海鮮及動物內臟,痛風發作在短短2月內頻繁發生4-5次,雙腳腳趾關節有不同程度變形,并紅腫、疼痛難忍,服用本藥3天后,紅腫、疼痛癥狀消失。 7、張某,男,56歲,公司職員,有高血壓病史,近2年來,時感腳趾關節、膝關節疼痛、紅腫,疑為風濕關節炎,服藥后收效不大,到醫院診斷為痛風,服用本藥5天后,紅腫、疼痛癥狀消失。 二診斷標準痛風的中醫診斷標準,主要采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痛風的診斷依據、證侯分類、療效評定”標準。 (1)多以單個趾關節,卒然紅腫疼痛,逐漸痛劇如虎咬,晝輕夜甚,反復發作。可伴發熱,頭痛等癥。 (2)多見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風家族史。常因勞累、暴飲暴食、吃含高嘌呤飲食、飲酒及外感風寒等誘發。 (3)初起可單關節發病,以第一趾關節為多見。繼則足踝、跟、手指和其它小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甚則關節腔可有滲液。反復發作后,可伴有關節周圍及耳郭、耳輪和趾、指骨間出現“塊”(痛風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發作期白細胞總數可升高。 (5)必要時作腎B超掃描、尿常規、腎功能等檢查,以了解痛風后腎病變情況。X線攝片檢查可示軟骨緣鄰近關節的骨質有不整齊的穿鑿樣圓形缺損。 三、治療方法散劑,用溫水吞服,一次2克,一日3次。 四、結論綜合上述臨床觀察,本發明的藥物對痛風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對痛風病的治療療效好,見效快。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實施例1稱取藥材盤龍參110g、巖馬桑110g、黃姜110g、金錢草110g和獨腳蓮60g,洗凈,曬干,研碎,混勻,滅菌,即得本發明的散劑,本品用溫水吞服,每日3次,每次2克。 本發明的實施例2稱取藥材盤龍參80g、巖馬桑80g、黃姜80g、金錢草80g和獨腳蓮40g,洗凈,曬干,研碎成細粉,混勻,滅菌,即得本發明的散劑,本發明的實施例3稱取藥材盤龍參120g、巖馬桑120g、黃姜129g、金錢草120g和獨腳蓮60g,洗凈,曬干,研碎成細粉,混勻,滅菌,即得本發明的散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計算,它由盤龍參80~120份、巖馬桑80~120份、黃姜80~120份、金錢草80~120份和獨腳蓮40~60份制備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計算,它由盤龍參110g、巖馬桑110g、黃姜110g、金錢草110g份和獨腳蓮60g制備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它由盤龍參、巖馬桑、黃姜、金錢草和獨腳蓮制備而成,本產品對痛風病具有很好的療效,在痛風急性發作時能迅速止痛消腫,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9/00GK1733284SQ20051000315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5日 發明者胡祥福, 倪長江 申請人:胡祥福, 倪長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