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填詞比寫詩難,只是難在入門。 難在格律
詩分古風和近體詩,古風只有押韻,每一句的平仄都沒有限制;近體詩稍微多一點,每句有特定的平仄,同時在第二、第三聯還需要對仗。
雖然每一句都定平仄,但是非常有規律,遵循雙平雙仄的格式,一般只要記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然后就能完全推導出來。 2.詞的格律 但詞不同,詞分詞牌,每個詞牌的格律都不一樣,不但每句限定了平仄,并且在有些地方還會分上、去、入;定句式;定疊詞。 比如《憶少年》:
詞中下劃線處的仄聲,因為是領字格,所以慣例用去聲(這首詞實際上是沒那么講究的,只用的還是不是去聲); 其次,由于此詞牌的特定表達格式,一般要求是用入聲作為韻部的。
上下兩結尾,“只高城人隔”、“況桃花顏色”的斷句為“只\高城人隔“,”況\桃花顏色”,如過不用上一下四的句式,就算不和格律了。
憶少年這個詞牌,起句的三個四言句,都要求第一個字是一樣的。如: 不但第一個字要一樣,同時在層次上又要求有遞進。如此詞中,從柳到船到行客。 所以,詞比詩第一點就是,在格律上有更多的講究。 難在表情近體詩一共聯八句,無物不能寫,但詞在不同詞牌中,由于句式的不同,韻部疏密的不同,甚至平仄韻部的不同,使得每個詞牌適合表達的情感又不一樣。
因為多用拗句,又多連平聲的句子,所以聲情低抑,是不能用來給別人寫賀壽詞的,一般都是用來祭奠的。
這一短調小令幾乎句句押韻,一氣緊逼而下,是較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的。 難在結構這點尤其提現在長調上,長調字數多,且韻部、句式都非常復雜,所以對于結構上的要求更加精密。 其實在宋詞來講,長調已經算是一個進階的過程了。除去對上文所說的句式、韻部疏密、韻部的選擇都需要一定的熟悉程度,更需要把這些東西用在長調的章法布局中來。 而這種結構每個人的風格都不太一樣。 比較初級的是上景下情(或是上情下景);深入點的是情景交融,但隨著某一條脈絡構架章法。 以上,便是詞入門比詩要難的原因,但反過來,這些東西一旦掌握了,寫出來的東西就會差到哪里去,但詩則不同,因為沒嚴格的要求,所以更在乎作者的火候,所以有的人寫一輩子律詩,也不會講他的律詩就一定都寫的好了。從這點來看,詞也并不是比詩更難。 以上,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