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于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那么光武帝劉秀為何沿用國號“漢”呢?‖宣示正統《后漢書》: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陵節侯買,買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光武年九歲而孤,養于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他是漢室后裔,在政權更迭頻繁的時期,具有很強的合法性,沿用國號“漢”,就是為了宣示正統性。
‖漢朝統治影響力極大,已經深入人心漢朝歷史上是自秦統一天下后,另一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漢朝在我國有“強漢”的稱呼,統治了接近二百年的漢朝影響力極大,統治深入人心。漢高祖立下的“白馬之誓”也是極具影響力的,王莽篡政沒多久,各地紛紛反抗就是例子。西漢末年農民起義的農民不會自己做皇帝,因為他們怕出身的原因無人擁護他們的起義,所以決定找一個有身份的人來鎮場。他們也有各自擁護成皇帝的人選。
一個是劉玄,另一個則叫劉盆子。為什么選他們呢?因為他們姓劉,而漢朝皇室也是姓劉的。漢朝統治深入人心,光武帝沿用“漢”國號也是必然。‖表明法統建武元年,劉秀在洛陽立廟祭祀高祖、文帝、武帝三位西漢皇帝,次年占領長安后,才將西漢十一位皇帝統一立廟祭祀。
因為漢朝實行的是“七廟制”,有了高祖、文帝、武帝廟后,再建當世皇帝的四親廟(從自己往上數四代)就行了,本來劉秀需要建立西漢元帝、成帝、平帝、哀帝就行了,光武帝劉秀將四親廟建成自己這一支的四親廟(就是劉秀自己的高祖父劉買往下四代),組成了七廟。劉秀死后的謚號“漢世祖光武帝”可以得到佐證:稱“祖”是因為開創;稱為“光”是因為他延續了大漢國祚;稱為“武”則是因為他英明神武,平定了天下。他沿用“漢”國號,表明自己的法統性,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