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觀禮臺,位于天安門前方兩側,主要用于國慶等重大慶典觀禮的需要。 1954年,按照張開濟的方案,建造而成。后經過多次改造,現在的天安門觀禮臺總建筑面積4008平方米,可以容納一萬余人觀禮使用。張開濟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建筑系。 他曾任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北京市政府建筑顧問、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1990年被建設部授予“建筑設計大師”稱號。 1951年與孫靖完婚。于2006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天安門觀禮臺東西對稱,各7個臺。在天安門城樓的前方近處是兩座大觀禮臺,每座長95米,寬12米,各有6個小區。在中山公園門口右側、勞動人民文化宮左側的兩個小觀禮臺分別長73米,各有5個小區。 觀禮臺呈北高南低傾斜式,內有梯形臺階,總容量為21000人。看臺平緩的坡度,刻意地弱化了它巨大的體積,為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天安門城樓,營造了更加恢弘的氣勢。 禮臺為了方便觀禮的人,背后有衛生間、休息室、商店等方便觀禮嘉賓的設施。 建筑專家羅哲文說:“這觀禮臺好就好在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