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噴嚏,脫個毛衣,突然身體動不了,像是癱瘓了!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確有其事!專家告訴我們這都是人體的“脆弱點”出問題了~ 第一個脆弱點:頸椎位置 案例:去年三月份,徐女士騎著電動車突然摔下去了,臉著地,脖子往后仰,摔倒后四肢無力,無法動彈,在別人的幫助下去了醫院。 專家告訴我們,上述病例都是頸椎4、5、6中間的位置出現問題引起的,這個位置是頸椎靠前彎曲的地方,很容易退變,一旦壓迫到后面的脊髓,就可能造成四肢的癱瘓。 要注意的是,此處出現病變,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腦出血,要注意區分。 腦出血,一般不僅肢體無法動彈,意識也會模糊,頭腦不清醒;但頸椎問題導致的癱瘓,神志是清醒的。 當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警惕是否是頸椎部出現問題了: ① 脖子疼痛,頸肩部疼痛酸脹超過三個月,持續不緩解; ② 上肢放射性疼痛,竄疼; ③ 走路不穩,像踩棉花似的。 訓練后伸肌肉:雙手放在后腦,頭往后使勁,兩手往前使勁,兩方做對抗,讓頸部肌肉得到鍛煉,每次做8—12下。 注意:若存在潛在的脊髓性頸椎病就不適合做此類運動,容易壓迫神經造成癱瘓。 提示:長期低頭是頸椎病的重要發病原因,因此不要長時間看手機、電視、電腦。 第二個脆弱點:腰椎位置 人體第二個脆弱點在腰椎和胸椎交接的位置。這個位置很容易發生骨折和錯位,而且通常易發生在兩種人群身上: 案例:邵奶奶的腰曾被摔傷過,但沒當回事,卻在咳嗽時經常出現后背疼,看了醫生后也沒能根治,吃藥也沒效果,導致晚上睡覺無法放平,不能翻身,吃不了東西。 脊柱胸腰椎的骨質疏松性骨折,通常沒有明確的誘因,有些人甚至沒有明確的外傷史,但僅僅是打個噴嚏、翻個身、伸個懶腰等一個小動作,都可能導致脆弱點骨折。 現如今,久坐人群越來越龐大,這些人很容易發生腰椎盤突出問題,也要引起重視。 案例:年僅12歲的小希,不僅成績優異,還彈得一手好鋼琴。每天晚上回家先是做作業,再練琴,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一天早上,小希突然覺得自己雙腿麻木,下半身無法動彈,家人連忙送往醫院,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 如今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日趨年輕化,而久坐是最直接的“殺手”! 人體椎間盤在承受了一定時間的壓力后,也需要緩沖。因此,在保持坐姿40分鐘左右,一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 走路鍛煉法:走路時臀部往后翹,腰部往前挺,保持腰椎的曲線,雙手放在腰后,走路的時候腳跟著地走。 扶墻拱腰練習法:雙手扶墻,兩腿并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直到極限,然后收回。重復此動作15次。 第三個脆弱點:腕部位置 手腕關節,是機體關節中活動性能較好且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部位,但也是容易損傷的部位。 人在摔倒時,會本能地用手去支撐人體,此時突然用力過猛,很容易造成手腕骨折。 冬天,尤其是老人,穿衣多,行動不方便;再加上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肌肉、關節變僵硬,反應變慢更容易發生跌倒意外。有些人跌倒會出現腕部畸形,而有些只是紅腫,這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提示:冬天老人穿衣要盡量輕便,尤其鞋子,不僅要保暖更要注意防滑。 你喜歡自拍嗎?小心長時間自拍也會導致手腕骨折!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產生了多種新型疾病,“自拍腕”、“鼠標手”,都屬于腕管綜合征的一種。 據報道,一名13歲的女孩就曾在蹦床上試圖自拍而造成手腕骨折。 長期密集、反復和過度的手腕活動,會使腕管內壓力升高、正中神經受損,比如最先會出現感覺功能障礙,有手指麻木、疼痛癥狀;若放任不管,大魚際肌的感覺就會越發減退,甚至萎縮,稍微用力就可能誘發骨折! 長期使用電腦、頻繁使用手機、需要大量活動手腕人群,如設計師、運動員、樂器家等都需要注意手腕的日常保護,若是覺得手腕疼痛時,千萬不要不當回事,應及時就診,排除腕管綜合征的可能。 手腕鍛煉法:伸開手臂,握拳姿勢,先順時針轉動腕關節,再反過來轉動,各20圈。 第四個脆弱點:髖部位置 髖部骨折,包括股骨上端、股骨頸骨折和股骨頭骨折,是全球范圍的重大健康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70萬例髖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約為14~36%,在這之中,只有30%的中老年患者能恢復到傷前生活狀態,也因此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絕經后的女性、骨質疏松患者、有外傷史的人尤其要當心! 35歲之后人體骨量開始流失,年齡越大鈣流失越快,此外還有一些日常習慣也會加速鈣的流失: ① 吃得太咸。尤其過年期間,腌制的食品較多,要控制用量。 ② 吃肉太多。肉類能補充蛋白質,但攝入過多,就會造成脂肪超標,蛋白質過剩,增加尿鈣流失。 ③ 喜煙嗜酒。抽煙會導致骨密度降低;而喝酒會使肝功能受損,維生素D的代謝受影響,進而骨骼的新陳代謝也會減慢。 小貼士:冬季是骨折高發期,要注意人體的這些脆弱點,平時也要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及能量,多曬太陽,強韌骨骼。 如果您想及時收到更多健康知識 簡單三步,置頂大醫生公眾號吧~ ??? 更多知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