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肥料葉面噴施濃度直接關系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后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葉面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癥配制。 一、葉面肥的種類 1、磷酸二氫鉀:常用濃度0.3%。方法:用300克磷酸二氫鉀加水100公斤,充分溶解后噴霧。 2、高氮水溶肥:常用濃度1%~2%。使用時千萬注意,如果高氮水溶肥中縮二脲的含量如超過1.0%就對作物有毒害作用,所以這種高氮水溶肥就不能進行葉面噴霧。 3、糖醇鈣硼肥:常用濃度0.2%~0.3%。 4、螯合銅:常用濃度0.02%~0.05%。 5、螯合錳:常用濃度為0.05%~0.1%。 6、糖醇鋅、螯合鋅:常用濃度0.1%~0.2%。 7、米醋:用200~250毫升兌水45~50公斤噴施。 8、鉬酸銨:按常用濃度為0.05~0.1%,噴施豆科作物。 二、葉面肥的優點 1、葉面肥肥效高 在一般情況,施用氮、磷、鉀化肥后,常常受土壤酸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而被固定、淋失,降低了肥效。葉面施肥就能避免這種現象,提高肥效。 葉面肥料直接噴施在葉面上,不接觸土壤,避免由于土壤吸附、淋洗等帶來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較高,可以減少肥料總用量。而且葉面施肥具有較高的利用率,還有刺激根部吸收的作用。在保持同等產量的條件下,通過多次葉面噴施可節約土施氮磷鉀肥料的25%。 2、葉面肥省時省工 如把葉面肥料與農藥混合進行一次噴施,不僅可節省操作費用,還能提高某些農藥的功效。經試驗證明,葉面肥料中的無機和有機氮化合物對農藥的吸收和轉移有促進作用;表面活化劑能改善肥藥在葉面的擴散性和延長易溶養分的吸收時間,葉面肥料的酸堿值能產生緩沖作用,提高某些農藥的吸收率。葉面肥料比根系肥料作用快,葉面施肥可以及時迅速的改善植物營養狀況。 一般來說,葉面施肥要比根部吸收快,如葉面噴施1-2%濃度的高氮水溶肥,經測定在24小時后便可以吸收1/3;噴施2%濃度的糖醇鈣,經過15分鐘后便可以運送到植株各個部位。由此看出,葉面施肥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植物需要的養分,保證植物正常生長。 硝酸鹽是導致致癌物質之一。由于不科學和過量施用氮肥,促使硝酸鹽在地表水系和蔬菜類作物中存在和積累,已引起人們日益加劇的關注。 人吸入的硝酸鹽有75%來自于蔬菜類作物,因此采用葉面施肥對于蔬菜種植,不但可以減少土施氮肥,保持既定產量,不可得到減免污染的蔬菜。作物缺什么就補什么?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某一種元素,它的缺乏癥會很快從葉面上反應出來。 例如,作物缺氮素時,往往出現苗黃;缺磷素時,苗發紅;缺鉀素時,植株發育遲緩,葉色暗綠,最后出現橘紅色褪綠斑點。可以根據作物葉片缺乏特征,及時噴施補充缺少的元素改善癥狀。植物苗期,根系不發達,吸收能力弱,容易出現苗黃、苗弱現象。植物生長后期由于根功能衰退,吸收養分能力差,所以葉面施肥可以增加產量的作用。尤其是對果樹、蔬菜類作物,葉面施肥效果較為明顯。但葉面肥料的濃度和一次用量均有限制,不能大量噴施,特別是大量養分元素和次量養分元素,因此能用于用量較少的微量元素。 三、噴施葉面肥技術及注意事項 1、不同蔬菜種類葉面肥的選擇 (1)葉菜類蔬菜:如白菜、菠菜、薺菜等需要氮素較多,噴肥應以高氮水溶肥為主,噴施濃度應為 1~2%,每季噴施 2~4 次,以生長前期噴施為宜。 (2)瓜果類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種瓜類,對氮磷鉀的需要較為均衡,應選用氮磷鉀混合溶液或復合肥。 噴用 1~2% 的高氮水溶肥與 0.3~0.4% 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或 2% 的復合肥溶液。 一般在生長前期和后期各噴施 1~2 次。后期噴施,可防止早衰,增強后勁,具有很好的增產效果。 (3)根莖類蔬菜:如大蒜、洋蔥、蘿卜、馬鈴薯等需磷鉀較多,葉面肥可選用 0.3%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季一般噴施 3~4 次,效果較好。 2、需要使用葉面肥的時期 (1)遭遇病蟲害時,使用葉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2)土壤偏酸、偏堿或鹽度過高,不利于植株吸收營養的時候。 (3)盛果期。 (4)植株遭遇氣害、熱害或凍害以后,選擇合適的時間使用葉面肥有利于緩解癥狀。 3、最好不要使用葉面肥的時期 (1)花期:花朵嬌嫩,易受肥害。 (2)幼苗期。 (3)一天之中高溫強光期。 4、品種選擇要有針對性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葉面肥品種較多,主要有氮、磷、鉀營養元素型,微量元素型,氨基酸型,腐質酸型,生長調節劑型等類型。 一般認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用氮、磷、鉀為主的葉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時,可以選用以微量元素為主的葉面肥。 5、葉面肥的溶解性要好,要隨配隨用 由于葉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進行噴施的,所以葉面肥必須溶于水,否則,葉面肥中的不溶物噴施到農作物表面后,不但不能被吸收,有時甚至還會對葉片造成損傷。 肥料的理化性質決定了有些營養元素容易變質,所以有些葉面肥要隨配隨用,不能久存。 6、葉面肥的酸度要適宜 營養元素在不同的酸堿度下有不同的存在狀態。要發揮肥料的最大效益,必須有一個合適的酸度范圍,一般要求pH值在5-8,pH值過高或過低,除營養元素的吸收受到影響外,還會對植株產生危害。 7、葉面肥的濃度要適當 由于葉面肥是直接噴施于農作物地上部的葉面,植株對肥料的緩沖作用非常小。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葉面肥的噴施濃度。濃度過低,農作物接觸的營養元素量小,使用效果不明顯;濃度過高往往會灼傷葉片造成肥害。同一種葉面肥在不同的農作物上噴施濃度也不盡相同,應根據農作物種類而定。 8、葉面肥噴施時間要合適 葉面施肥效果的好壞與溫度、濕度、風力等均有直接關系,進行葉面噴施最好選擇無風陰天或濕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以前,最適宜的是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如遇噴后3~4小時下雨,則需進行補噴。 9、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莖稈由于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對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弱差異較大,要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10、在農作物生長關鍵時期噴施 農作物不同的生育階段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為了發揮葉面肥的最大效益,應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選擇最關鍵時期噴肥,以達到最佳效果。 例如,小麥、水稻等禾本科農作物生長后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葉面施肥可以補充營養,增加粒數和粒重;西瓜坐果期噴施可以減少落花、落果,提高西瓜坐果率。 11、增添助劑 在葉面噴施肥液時,適當添加助劑,提高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粘附力,促進肥料的吸收。 12、與土壤施肥相結合 因為根部比葉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統,對量大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據測定要10次以上葉面施肥才能達到根部吸收養分的總量。因此葉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須與根部施肥相結合。葉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種既經濟、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別是一些微量元素葉面施用更有獨到之處。 但我們也應當看到,葉面施肥工作比較麻煩,花費勞動力也比較多,同時易受氣候條件影響,也因作物種類和生育期不同,葉面施肥效果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在根部施肥的基礎上,正確應用葉面施肥技術,才能充分發揮葉面肥的增產、增收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