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元宵節。 吃過元宵,才算真正過完年。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寫的便是元宵節的熱鬧場景。 賞花燈、放煙花、猜燈謎,還有各種民間的賞月活動。 猜燈謎,是正月十五最亮眼的大眾娛樂節目,燈謎范圍很廣,有字、動物、植物、用物、自然現象、人類行為等等。 (小仙小時候,曾是家鄉猜燈謎比賽的冠軍呢)。 人在草木間,請猜一種生活必需品。 謎底是什么?都藏在一杯茶里哦。 今天,小仙帶著大家看看那些千古來的茶謎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 愿你的元宵節,有家人相陪,好茶相隨。 唐伯虎茶謎 招待祝枝山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愛茶有名。 他和另一才子祝枝山,是非常好的“閨蜜”。 所謂,風雅之人行風雅之事。這兩大才子相見了,不用說,肯定風趣極了。 相傳,有一次,祝枝山去唐伯虎家做客。 剛見面,屁股還沒坐下,唐伯虎便說:“老兄啊,你來得正好,我有一四字謎,你來猜猜,猜得出,今天我便請客,若猜不出,對不起嘍,別怪老弟今天不接待你哦。” 說完,便吟出謎面: 言對青山青又青,兩人土上說原因, 三人牽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個人 。 祝枝山的才名,可不是吹的,一聽他的謎語,心中便已有了主意。 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坐下,然后,敲了敲茶幾笑著道:“那就給我倒茶來吧”。 唐伯虎知道已被猜中,忙叫書童上茶。 原來,這謎底正是“請坐奉茶”四字。 果然,才子之間拼的可不是老爹,而是真才實學。 紀曉嵐茶謎 送信救親家 茶謎,不僅可行風雅之事,關鍵時刻還可以通風報信來救人。 大名鼎鼎的紀曉嵐,就曾經用猜茶謎的方式,救下了他的親家大人。 據說,老紀有個親家,叫盧見曾。山東德州人,進士出身,曾任兩淮鹽運使。 這份工作,可是一個肥差,掌握的不僅是江南的鹽業命脈,有時還要幫宮廷采辦一些重要物品,算是一個撈油水機會比較多的官職。 因此,盧見曾便成了官吏們嫉妒的對象,很多人都想扳倒他,取而代之。 盧見曾這個人,比較豪爽,甚至非常仗義,平時喜歡到處結交有才之人,幾乎家里每天都是賓客滿盈。 他將自己的積蓄,大多花在招待賓客上面。私下日子,過的卻是苦不堪言。又因名聲在外,不便閉門謝客,只得挪用一些鹽稅,用來應急周轉,等發工資了再填補上。 (傳說中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這可被有心人給逮著了機會,他們上奏乾隆爺,狀告盧見曾貪污,要求罷免,嚴加懲罰。 乾隆爺平時最恨的便是貪官污吏,看了奏折,十分惱火,表示要對盧見曾進行查辦。 紀曉嵐是當朝的禮部尚書,知道后決心搭救親家一把。他派出了心腹,快馬加鞭給盧見曾送去了一封快信。 信中,并無一字,只有一小撮茶葉和幾粒鹽末。 盧見曾看到信后剛開始非常不解,可仔細一琢磨,方猜出了信的含義,原來是:“茶(查)鹽(鹽稅)空(虧空)。” 于是,馬上命人暗地里變賣了家中細軟,補足了挪用的鹽稅。 當欽差來查時,自然是一無所獲,乾隆皇帝只得收回成命。 看來,這盧見曾也是一位猜謎高手啊。 草木有本心,方為一杯茶 我國的茶迷,源遠流長。 最早的茶謎,出現在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感遇》一詩中,“草木有本心”,所對應便是“茶”的字謎。 其他各種類型的茶謎,涵蓋了和茶有關的方方面面。 有以茶葉的生、采、制泡過程而制作茶謎: 深山塢里一蓬青,五龍十爪摘我心。 帶到潼關來逼死,投進湯泉又還魂。 有以飲茶待客為謎底的茶謎: 生在青山葉禿禿,死在杭州賣尸骨, 接客倒要先接我,坐起席來不見我。 有講述茶葉特征的茶謎: 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中,有綠有紅。 生在山里,死在鍋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 還有以某類茶葉名為謎底的茶謎: “山中無老虎”。 (謎底即為名茶“猴魁”。) 后來,隨著茶器和茶具的出現,又有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茶謎: 一只無腳雞,立著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來把頭低。 (謎底即為“茶壺”) “人間草木知多少”。 (謎底即為“茶幾”) 形象而生動的燈謎,是千古以來茶生活的描述,讓人猜而不忘,樂趣橫生。 記憶中的元宵節,總帶著幸福和浪漫。 那一天,能吃到媽媽親手包的元宵。 小小的身個,咬上一口,粘粘的糯米皮里流出一股糖水。雖然,不太好吃,卻能甜到了心里。 因為,那是屬于媽媽的味道。 祝大家節日快樂! 友情小互動 元宵佳節 來猜一個高難度茶謎 謎 面 孔明祭起東南風,周瑜設計用火攻。 百萬雄兵推落水,赤壁江水都變紅。 愛茶的你 猜到這個謎底了嗎? 歡迎文末留言哦 溫馨提示 茶傳媒的朋友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