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哲學命題。古今中外多少哲學家都在孜孜以求的探索正確答案。 我認為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和道德行為。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指地球上或宇宙中的植物、動物、微生物、陽光、空氣、水、土壤、巖石、能原、輻射、電荷、磁場……對人的性格和道德行為影響不大。社會環境即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社會環境還包含政治、經濟、法制、科技、文化環境,以及家庭、單位、社團……對人的性格和道德行為影響很大。 性格是人的態度和行為反映出來的心理特征。 道德包羅萬象,道德具有社會屬性和階級屬性。道德具體反映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做人做事的底線,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是做人做事的基礎。做人有做人的道德,做事有做事的道德,各行各業有專門的職業道德。道德就是人們心中的定海神針,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行為是道德在人們心中由內而外的實踐現象的具體反映。有什么樣的道德,就有什么樣的行為。 綜上所述,我認為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性格和道德行為。同時,人的性格和道德行為又影響環境,互相促進,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永無止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