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有不同的體質,前者可能是寒性體質,后者可能是熱性體質。中醫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說的是致病要辨清體質,強調因人而異的重要性。 人的體質可劃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淤質、氣郁質、特稟質9種基本類型。 體質差異從何而來?飲食習慣、居住環境、人與人的相互影響都會對體質施加影響,正應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句老話。 看看你是哪一型? 通過以上描述,大家可以簡單地判斷自己大體屬于哪種體質。但是臨床上癥狀是復雜多樣的,在年齡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和疾病因素等的影響下,也可以表現為以一種體質類型為主,兼見其他體質類型,可以是從一種體質向另一種體質的移行狀態。癥狀復雜不好判斷是何種體質,不知如何調理的,建議到正規中醫師指導下進行辨別及養生。 中醫科為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一級科室,設有中醫科病房及中醫門診。科室堅持秉承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的理念,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標本兼治,更好改善疾病預后。對老年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內分泌疾病,婦科疾病,胃腸病,腰腿痛,婦兒體虛,腫瘤放化療后調養以及某些疑難雜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大力發掘中醫傳統治療手段,除傳統湯劑內服外,還采用中藥注射、中藥灌腸、中藥封包療法、中藥穴位貼敷、中藥奄包治療、針灸、刮痧、拔火罐、耳針、飲食療法等多種方法、多途徑綜合治療,充分發揮中醫藥通經活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調整和改善臟腑的陰陽平衡,促進機體功能的盡快恢復。 【專家介紹】 曾永青,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委員,惠州市醫學會老年病會常務委員,惠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參加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在專業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擅長老年病、神經系統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等多種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陳小凱,副院長,主任醫師,惠州市名中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8年“感動惠州”人物;中國針灸學會會員,廣東省針灸學會常委理事,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針灸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擅長針灸結合正骨手法、現代康復方法治療頸肩腰腿痛、中風后、顱腦外傷后各種功能障礙和四肢關節疾病。 黃時浩,中醫主任醫師,惠州市名中醫,惠州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惠城區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會員。大學本科學歷,從醫30余年。對中醫理論造詣頗深,具有豐富的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經驗,尤其對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婦科病(痛經、月經不調、不育)、兒科雜癥等有獨到見解,具有解決中醫疑難病癥的工作能力。 李立新,主任醫師。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較豐富,治療方法多樣,內服外治、針(灸)藥結合。能熟練運用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兒科、婦科及某些疑難雜癥。 擅長治療咳嗽、中風病、失眠、頭痛頭暈、胃腸道病、便秘、月經不調、腰腿痛、頸椎病、 蕁麻疹、暗瘡等。 吳虹,中醫副主任醫師。曾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內分泌專科。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常見病 、內分泌疾病、糖尿病、胃腸病、婦科疾病、久咳、失眠、體虛調養等。 劉敏,中醫副主任醫師。擅長運用中西醫方法診治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尤其是對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紊亂和頑固性便秘等疾病的治療具有很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