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雨水,春的氛圍就越來越濃了,盡管氣溫還是走低,但順應春氣的升發(fā)趨勢,我們體內的陽氣也在蟄伏了一冬之后,有了蠢蠢欲動的萌勃之力。 這時候身體最怕的是啥? 堵 肝膽不和、肝脾不利,是肝旺時候比較常見的「堵」,肝經應春氣而旺,就容易壓制脾胃之氣,造成肝強脾弱的狀態(tài),氣血生化無力,運化出現(xiàn)問題,再加上雨水過后濕氣漸漸匯聚,我們的中焦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 春日明媚,為什么你卻感覺自己日漸憔悴,油光泛黃?中焦氣血不通、后天之本虛弱是關鍵。 張景岳說過:女為陰體,不足于陽。故其衰也,自陽明始。陽明之脈于面,循發(fā)際,故面焦發(fā)墮。 這說的其實就是一種衰老的機制,足陽明胃經,起于瞳孔的正下方,往下走到腮部,沿著面頰再往上走,直到額頭。「陽明脈衰」,表現(xiàn)出來就是臉色變差、變黃,皮膚松弛沒有光澤,臉的形狀也會出現(xiàn)變化。 所以說女人養(yǎng)好脾胃中焦,是面色和悅的一個基礎需要。 基礎打好了,再一個就是氣血一定要通順,尤其是肝膽之氣,氣不通,血就上不去,臉上氣血不暢,那色斑、暗沉、皺紋、痘痘、黑眼圈自然就接踵而來了。 身體通不通,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自測,徐文兵老師在《黃帝內經四季養(yǎng)生法》中說,我們的身體分陰陽,腹部為陰,背部為陽,冬天的時候,陰盛陽衰,人體后背的溫度就偏低,腹部的溫度也偏寒;當春天到來以后,人的后背就逐漸開始變熱,這時候,陽氣會向腹部蔓延。 所以說入春以后,摸摸自己的后背和腹部,后背偏熱腹部相對偏涼,就是通暢健康的~ 另外,可以按按腳上的太沖穴,這是肝經的原穴,是疏肝理氣,瀉火排毒的要穴,如果太沖按上去就疼痛難忍,那么,就要關心一下自己的情緒問題了。 除了上面的自測小方法,中焦不通、肝脾失和的人,還會: ?口苦: ?皮膚油、頭發(fā)油 ?脫發(fā) ?胖 ?偏頭痛 ?兩肋痛 ?眉毛、眼睛外側容易長斑、長疙瘩、紅點、黑痣 ?心煩失眠 ?目眩頭暈 ?容易干嘔 ?月經推遲 ?痛經 怎么養(yǎng): 第一步:養(yǎng)好脾胃 拍打足三里 足三里是養(yǎng)生的明星穴,俗話說,「拍打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理脾胃,調氣血,防病健身,抗衰老,足三里同學身兼數(shù)職。 艾灸、針刺、拍打,都很適合,日常操作起來也方便。 方法 ?坐在凳子上雙腿懸空,把腳尖勾起來,慢慢勾不要太猛反而抽筋了,緩緩用力勾到自己能承受的極限,然后堅持上5秒左右,放松,再勾。 ?勾腳尖的時候,小腿后面的脾經和足三里都能一定程度的刺激到,練的熟了可以酌情加時間,放松以后會感覺足三里和承山、豐隆都微微發(fā)熱~ 養(yǎng)胃是持久戰(zhàn),除了按摩穴位,平常飲食上更要注意,湯粥類的可以多吃,溫軟養(yǎng)中,山藥、薏米、茯苓、陳皮、小米、紅棗,這些都可以常吃。 第二步:肝膽通暢 春天適合排毒理氣,敲膽經是很好的方法。 最方便最順手的大腿外側這段,沿著褲子中線,一直敲到膝蓋側面的地方,主要敲打環(huán)跳、風市、中瀆、膝陽關四個穴位,大腿兩側都要敲,每側5-10分鐘,可以兩側一起敲。 平常辦公室碎片時間都可以敲,敲膽經可以自己控制力度,不像刮痧那么痛,也比較容易堅持。 養(yǎng)肝健脾,是春日的主題,春天排陳出新,本就是個適合通暢自己,排毒輕身的季節(jié),這時候把中焦夯實了,把氣理順了,到了夏天也不會輕易被暑濕傷害,身體氣血充盈了,臉蛋也就通透漂亮了。 本身肝火旺、脾胃弱的姑娘,這時候適合來個春分福袋調養(yǎng)身體。 經期本身就是一個排毒的過程,女孩子靠著這種獨有的生理循環(huán),能夠達到自我氣血的一個更迭出入,春季應肝,「女子以肝為先天」,正是不可忽略的調經好季節(jié)。 通過調節(jié)月經來調養(yǎng)身體,可以說更直接,更個性化,能夠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