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剛開學的一天,“老師!老師!不好了!王旭東與邵曉宇把掃把玩壞了!”值日班長趙凡沖進辦公室向我報告。我趕緊跑到現場,只見王旭東與邵曉宇正各自拿著一把掃把揮舞著,掃把頭已經脫落,掛在柄上。他們一見到我,就把掃把放好,低著頭,等著挨批。我本想發脾氣,可轉念一想,責罵與批評并不能解決問題,便按捺住火氣問他們:“這件事你們準備怎么處理?”“賠兩把掃把?!彼麄兊吐晳?。還算是有責任感的孩子,認錯挺快的。我的怒氣消失了一半,但仍嚴肅地說:“以后可不能再犯同樣的錯了,掃把是用來掃地的,不是玩具,知道嗎?”他們見我語氣比較平和,如釋重負地點點頭,邵曉宇抬起頭說:“嗯,我會叫媽媽明天買一把掃把給我帶來的?!弊寢寢屬I?難怪這么無所謂!得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牢牢記住這次的教訓!我心中便有了主意,于是不慌不忙地說:“既然自己做錯了,就要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媽媽來幫你,是不是?”他倆連連點頭。
上課鈴響了,我決定趁熱打鐵,組織學生討論到底該怎樣處理這件事,看看班上其他同學對這件事的態度。討論后,同學們一致認為:損壞公物一定要賠償,這個責任應該自己承擔。這時王旭東耷拉著腦袋站起來,說:“老師,我也想自己去買一把掃把,可是我沒有錢怎么辦?”這時我就給大家講了里根小時候打破玻璃自己賺錢賠償的故事。故事講完后,邵曉宇就高興地說:“我也要自己賺錢買掃把,我知道怎么去賺錢了?!蔽液闷娴貑枺骸澳愦蛩阍趺促嶅X呢?”他說:“我家里有很多飲料瓶,如果積累起來拿去賣,就能賺到錢了。”同學們聽了,也不約而同地說:“我們也可以幫你們,把自己家里的飲料瓶帶來給你?!蔽液苄牢?,表示贊許:“那好,不過為了不影響班里的值日,老師先幫你們墊上買掃把的錢,等你們賺到了再還給我,好嗎?”兩個孩子感激地點點頭。看著孩子們開心、認真的表情,我覺得這是一次有效的教育,既教會了孩子們要主動承擔責任,也教會了孩子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放學后,我給兩個孩子的家長分別打了電話,告訴他們這件事,并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讓孩子自己處理這件事。
接下來的幾天,孩子們陸陸續續地從家里帶來了很多飲料瓶,沒幾天就裝滿了兩大袋,以往同學們隨手亂扔的飲料瓶,現在卻變成了寶貝。沒到一個星期,王旭東與邵曉宇就拿著自己賺的來錢還我,還用多余的錢給班級買了一個垃圾簍??吹絻蓚€孩子拿到自己辛苦勞動所換來的錢時的激動的神情,我也感慨萬分,欣慰地笑了……
【反思 】
自從那次“懲罰”以后,我驚喜的發現,不僅他們兩個人的變化大,班上的同學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責任心增強了許多,而且同學之間也更加團結,學會互相幫助了。
在以“一切為了孩子”為宗旨的新課改實踐中,懲罰教育似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的禁區,教師們“談罰色變”,似乎懲罰了學生就違背教育規范,這讓教育者陷入一種困境:學生犯了錯,到底“罰”還是“不罰”?其實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適度的、和諧的懲罰能使孩子更健康的成長。那么如何實施懲罰呢?
一、懲罰講究藝術。
懲罰是一種高難度的教育技巧,又是一把雙刃劍,方式不當會傷人。當孩子有過錯時,要對其實施懲罰,應該講究藝術,以免對教師和學生造成負面影響。(1)適時——當學生做錯事時,教師應該通過適當的懲罰方式及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2)公正——本案例中,我通過開班會讓同學們討論“責任誰來付”,讓學生自己想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樣被懲罰的學生才會毫無怨言地接受懲罰,心平氣和地改正錯誤。(3)合理-----只有合理的懲罰,學生才樂于接受。本案例讓學生自己通過回收飲料瓶攢錢還清自己所欠的“債”,這種合乎學生個性心理的懲罰方式,呵護和引導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責任心,是讓學生樂于接受的合理的“綠色懲罰”。
二、懲罰中體現愛。
懲罰必須以尊重和信任為前提,以啟發學生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為目的,必須是適度的和諧的懲罰。這種懲罰對學生是一種喚醒,一種鞭策,一種激勵。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但“運用之妙,在乎一心”。教師在懲罰學生時要秉持著愛心,著眼學生健康發展,善于保護學生,盡量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踐行合理懲罰的藝術,和著愛的旋律,可以切實有效地滌蕩學生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