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悄然發生, 困擾全世界107年的難題被解決了。 而解決這一難題的人, 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 他因此榮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 20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 如今,數百位世界級科學家, 正試圖拓展他的科研成果。 一旦成果落地, 將為世界能源行業, 節省數千億美元資金。 這個中國人的科研成果震驚全世界, 更震撼的是, 他還是登上《Nature》最年輕的中國人! 只有23歲! 他,叫做曹原。1996年,他出生于四川成都, 3歲時一家人遷往深圳, 他自幼就十分聰明, 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 他就能喊出答案。 他還特別喜歡搗鼓電子產品, 經常跑去深圳的電子市場, 然后買上一大堆電子原件回家, 拆了裝,裝了拆的去研究電子線路。 他特別熱衷的就是科技類課外書, 一本《科學探索者》, 他就前后后翻了好幾遍。 2007年9月,他順利考上, 以“超常教育”聞名的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而他從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月讀完初一, 三個月讀完初二, 不到半年讀完初三, 2009年9月, 才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高中學業繁忙,他仍舊鼓搗個不停, 放學回家都10點了, 他還要再花1個多小時的時間, 搗鼓各種化學試劑, 這些實驗都很折騰人,又有一定的風險, 但家人的支持和學校的開明, 讓他盡情翱翔在科學的天空。 別人都是中學三年,高中三年, 而他只用了兩年時間, 就把初中、高中的課都讀完了! 2010年,14歲的他參加高考, 成績公布,考出了理科669的高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他搶到手, 并送他進了馳名中外的、 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實驗期間, 他總能想起中學時的一件小事, 當時物理實驗課上, 老師黃佳堂告訴他, 如果誰能在常溫狀態下, 發現一種超導材料, 就可能顛覆世界。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 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 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 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 材料會發生劇變, 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 可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 卻遭到諸多物理學家質疑, 這不過是一個20歲的中國小孩, 關于世界的美好幻想。 沒有被權威質疑的聲音擊退,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 捍衛自己的夢想! 為此他日夜待在實驗室, 克服了樣品無法承受高熱等, 各種極端困難,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后, 他依舊信心滿滿的說: “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 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什么壓力。” “吃一塹長一智,做的多了, 慢慢有經驗了,自然就攻克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 終于在一次實驗中, 奇跡發生了! 當他將兩層石墨烯, 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疊加時, 它們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 成為超導體! 他頓時欣喜若狂,他深知, 這絕對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研究成果。 但他仍小心謹慎, 又是半年多的的反復實驗后, 震驚世界的石墨烯傳導試驗終于成功了! 2018年3月5日, 他將論文整理后, 投給了世界頂級科刊《自然》。 緊接著, 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 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 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 關于石墨烯超導的論文! 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 已過去足足107年了, 世界終于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就是中國人,曹原! 以手機為例,一旦安裝石墨烯電池, 手機的充電時間, 將被縮短為16分鐘。 可以說,他的發現, 將帶動電子消費品飛速發展, 未來在能源行業, 能為全球省下數千億資金! 曾經很多人說中國沒有核心技術, 沒有科研實力, 今天曹原就用實力, 狠狠打了這些人一巴掌! 少年強,則中國強, 中國培養出的這些好少年, 也預示了中國未來的強盛之路!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將有越來越多的“曹原”出現, 愿他們都不辜負祖國母校的培養, 為中國未來的科技強盛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