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節約過頭,子女該怎么勸?
想問問大家 如果父母節約過頭,子女該怎么勸? “你們的父母怎么個節約法?” @大米:我媽長年堅持把洗衣機最后一步放出來的水接到盆里,然后拿來沖馬桶。為此洗衣機落水管不接到下水道,就接在水盆里。她還把信箱里塞的那些廣告紙折成小托盤的樣子,吃飯的時候當吐碟,說這樣就不用洗碗了。 @夏路朱:某次我回老家發現三四年前帶回去的魚年糕(做成魚形狀的年糕)包裝盒居然還放在儲藏室,理由是錦鯉形的包裝盒非常漂亮。老家的儲藏室,比我在杭州的兩個房間加起來都大,堆滿了各種無用的東西,總覺得哪天會派上用場。 @小滿:我爸每次吃螃蟹都把繩子留下來,這次過年回家還用螃蟹繩帶了一捆報紙回去,家里墊墊東西。 @宋MM:我媽用舊毛衣做的拖鞋,做了十幾雙。從來沒穿過……寧愿壓在床底下占地方。 @仙姑:我覺得老年人其他都還好,最不能容忍的節約,就是吃剩菜。我姐姐在醫院工作,以前她經常說每個醫院的腸胃科病房經常會收到80多歲的老太婆,為了吃一碗餿泡飯,然后腸胃炎發作,住院花了一兩萬塊錢醫藥費。這就是為了不浪費一塊錢,結果花了人民幣一萬塊的故事。 @某網友:你們都讓開,我爸媽才是節約王者的最高段位。我襪子穿破了,從來不敢扔在家里的垃圾桶,因為發現我媽會翻出來洗干凈自己再穿。因為只破一個洞,達不到她扔的標準。而且,他們會特意去買爛蘋果回來做蘋果醬,說這樣便宜!蒼天啊!爛水果不是把爛的地方切掉了就可以吃的,有毒的呀。 吐槽完 大伙集體陷入了沉寂 “吃剩菜”“不舍得扔東西” “最擅長廢物利用” “水果永遠從壞的那個開始吃”…… 聽著聽著 心里為什么突然有點酸 想起來 爸媽在我們身上花錢的時候 那是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呀 可是 他們對自己卻這也舍不得 那也舍不得 這是為什么呢?
大米媽媽是高級知識分子,堅持用洗衣機水沖馬桶的她,當然知道女兒對自己的“嫌棄”。但是她依然數十年如一日,因為“節約水資源很有意義”。 小滿爸爸說,螃蟹繩子看著不起眼,但是當初買來的時候,可是和螃蟹一樣算分量,一斤幾十甚至上百元買來的呀。洗洗干凈,用來捆東西,你別說,有時被捆的東西,論身價還不如這根繩子呢。看到廢物能得到利用,多有意義。 換一個角度來想,這何嘗不是父母們的成就感所在。 “媽,快幫我找個盒子裝一下書。” “媽,袋子漏了快找個新的。” “媽……媽……媽……媽……”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丟三落四,永遠在緊要關頭需要他們的幫助。于是,我們的爸媽時刻做好了支援的準備。 夏路朱媽媽坐擁巨大的儲藏室,以備女兒不時之需。某次夏路朱想要寄個大件找不到箱子,然后她媽立刻從儲藏室里拖出來一個合適的,還得意地說:“我就想著這么大的比較難找,先放好萬一有用。” 所有的“萬一有用”都是父母的拳拳之愛。 從今往后 爸媽再怎么省都可以理解 再也不勸他們 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唯一的心愿就是 爸爸媽媽能把健康放第一位 吃穿上面不要省 對自己好一點 相信這也是所有子女的心愿 其實勸父母不要過分節約 一句話就夠了 爸爸媽媽 請你們多愛自己 因為你們的健康 就是我們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