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口腔潰瘍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圓形或橢圓形淺表性潰瘍。它是口腔黏膜中的常見病,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首位。 1、病因: 尚不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 1)免疫因素,研究顯示免疫異常或免疫缺陷者均是易患人群。 2)遺傳因素: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復發性口腔潰瘍與多基因遺傳相關。 3)系統性疾病因素:有慢性胃腸疾病而消化不良患者易誘發潰瘍;臨床發現女性患者發病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 4)環境因素:該病與精神神經相關,對學生的調查發現考試前復發率明顯上升;還有因飲食不均衡而誘發潰瘍。 2、臨床表現: 復發性口腔潰瘍易發生于唇、舌及頰部等較柔軟部位,有小米粒大小。發作時潰瘍有凹、紅、黃、痛的特征。中央凹陷,周邊充血發紅,表面覆有黃色假膜,伴有疼痛。該病有自限性,病程1-2周。潰瘍有時也會表現為重型。有黃豆大小,深達肌層,疼痛加重,病程延長。 復發性口腔潰瘍需要與創傷性口腔潰瘍鑒別。后者常可見潰瘍相契合的銳利牙尖或不良修復體,去除誘因后潰瘍很快愈合。 復發性口腔潰瘍還需與癌性潰瘍及白塞病鑒別。癌性潰瘍病變部位病程長,潰瘍邊緣不整,質地硬,預后不良。白塞病又稱口-眼-生殖器潰瘍,由于病損會致失明故應及時通過免疫治療緩解癥狀。 3、治療 首先,復發性口腔潰瘍要有一個好的日常生活習慣。調節好個人情緒,在飲食上不挑食,注意營養均衡,保持腸道通暢。可以選用一些局部刺激性小的中藥牙膏減少黏膜損傷。 局部治療:多用些消炎、止痛、促愈合的藥物。如:金霉素眼膏,康復新液等。 全身治療:對于發作頻繁,病變重的患者常用沙利度胺作為免疫調節藥物。應用中其致畸性與致嗜睡性需要注意。 通過上述闡述,您了解復發性口腔潰瘍了嗎?通過綜合治療,我相信能起到縮短發病期、延長間歇期的良好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