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英威達和上海化學工業區(SCIP)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40萬噸己二腈(ADN)生產基地的設計規劃,預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70億人民幣),計劃于2020年開始建設,2023年投產。據悉,這是國內首個己二腈工廠,也是英威達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英威達是全球最大的化學間體、聚合物和纖維的綜合生產商之一。在過去五年中,英威達已在中國投資超過6億美元用于支持尼龍市場,其中包括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園區(SCIP)的21.5萬噸己二胺(HMD)工廠和15萬噸聚合物工廠。英威達擁有“丁二烯法“生產己二腈的全球專有技術,該技術是近四年來在歐洲和美洲投資約3億人民幣(4000萬美元)進行研發的結晶。這一技術與其他技術相比,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一半,單位產品能耗降低40%。 己二腈是PA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主要用于生產尼龍中間體已二胺,約90%的己二腈用于尼龍66的生產。由于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己二腈行業集中度極高。全球己二腈總生產能力約為184.5萬噸,主要集中在英威達,奧升德,巴斯夫(含索爾維)、旭化成等四家公司,其中英威達占比50%以上,也是唯一一家大量向外銷售己二腈的公司。 由于國外對丁二烯法制備己二腈的技術壟斷和封鎖,中國目前尚未有一家企業能夠規模化生產己二腈,全部依賴進口,價格完全受控于國外廠商。就連國內尼龍66龍頭企業平煤神馬的產業鏈也是獨缺己二腈。 目前平煤神馬的己二腈采購自英威達,產業一體化優勢顯著,公司也在著手研發己二腈新的生產工藝,由于技術難度巨大,加之國外公司丁二烯法的技術專利已在中國注冊,進展較為緩慢。 2015年8月22日,位于山東淄博市桓臺縣的山東潤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分離器著火爆炸事故。 公司計劃建設10萬/噸年HDI及配套30萬噸/年的己二腈項目,其己二腈生產系統為國內采取丙烯腈電解工藝的首套裝置。企業還計劃后續逐步配套建設丙烯腈、尼龍66等項目,立志打造一條綠色高新精細化工產業鏈。 潤興化工是我國唯一一家己二腈生產企業,在行業內被受關注。事故發生后,導致我國己二腈國產化時間繼續向后推移。 PA66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十年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基于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基于中國人均尼龍占用量仍處于較低的水平,基于新興國家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向節能環保型發展的考慮,尼龍66工程塑料和尼龍66工業絲、尼龍66安全氣囊絲等在中國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相對于需求的增長,中國尼龍66高性能工程塑料產品產能嚴重不足,國內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來滿足。原料己二腈的國產化目前仍舉步維艱,亟待突破。(轉自:碳四碳五產業資訊) |
|
來自: 昵稱29970227 > 《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