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致命氣體”竟隱藏這么深 來自撿書博士 00:00 13:46 近日,有一則新聞報道又讓媽媽們陷入了惶恐。 一個僅僅八個月大的寶寶被確診為急性溶血,而且還存在著智力障礙問題。 原本活潑可愛的寶寶在長到五六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神情呆滯、遲鈍”的情形,期間無論父母如何逗他,他也不作回應,異常安靜。 起初,孩子的父母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孩子兩個月后出現“抽風”的癥狀,這個時候父母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送到醫院以后,孩子被醫生確診為腦癱,孩子父母聽到消息后瞬間崩潰,想不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寶寶出生的時候很健康,那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呢? 醫生在診斷時,從孩子身上聞到一股樟腦丸的味道,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媽媽擔心空氣潮濕會讓家中的衣服發霉、長蟲,所以長年在衣櫥中放置了很多樟腦丸,寶寶的衣物也在其中。 樟腦丸這種常見的家居用品,怎么就成了害孩子腦癱的罪魁禍首? 不少樟腦丸、防霉片都含有對二氯苯、萘等物質,正常人體紅細胞含有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可以與具有揮發性的萘酚結合,形成無毒物質并隨小便排出體外,所以人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重度黃疸還會發展為核黃疸,危及生命或者留下一系列后遺癥,比如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力落后等等。 曾經,新聞還報道過上海的一名孕婦,她被發現時已暈倒家中不幸流產,經醫生診斷后,確定為“二氯苯慢性中毒”,后來也被證實是家中放置的樟腦丸惹得禍。 市面上樟腦丸分為兩種,有天然和非天然之分。天然的樟腦丸主要成分取自樟樹葉子,價格相對較高,市場份額僅占不到兩成,但相對安全。 非天然的樟腦丸會具有一定的毒性,雖對大部分成年人沒有多大影響,但對于孕婦,孩童和部分體質敏感的人來說,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些傷害甚至不可逆轉。 無論如何,有小孩、孕婦和老人的家中,盡量都不要用樟腦丸。 若怕衣服被子等長蟲發霉,還是應該保持室內環境的干燥,并定期將衣物置于陽光下暴曬,陽光才是最好的殺蟲劑。 還可以選擇一些天然植物,比如薰衣草、松節油等,同樣可以起到驅蟲、殺菌的作用。 除了樟腦丸的味道之外,生活中還有五種氣味,孕婦和孩子都應盡量避開。 01 花香味 寶寶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各個器官也比較稚嫩,濃郁的花香容易引起孩子的過敏反應。 有一些花香還會影響寶寶的精神狀態,比如百合花香會讓寶寶的中樞神經過于興奮,造成失眠多夢,月季和夜來香的味道也會讓寶寶覺得頭暈、胸口憋悶。 02 二手煙 孩子的呼吸道、口腔、交感神經都還沒有生長發育成熟,“二手煙”會引起孩子哮喘、齲齒、耳鳴等癥狀,還會延緩孩子智力發育和身高的增長。 因為煙霧中的尼古丁會刺激孩子的交感神經,產生血管收縮效應。當局部供血減少時,耳蝸結構會出現缺血性改變,出現耳鳴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影響聽力。 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還會刺激大腦,使腦血管硬化,大腦功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有調查表明,在吸煙家庭中長到7歲的孩子,其閱讀能力明顯低于同齡非吸煙家庭長大的孩子。 所以,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為孩子營造一個無煙環境真的很重要。 03 香水和芳香制劑 香水味對孩子的危害絕不亞于二手煙,很多成年人在聞到濃烈的香水味之后,都會產生頭暈、流淚、胸悶、嗓子疼等一系列的過敏反應,更何況是孩童呢。 所以媽媽們在孩子身邊時,盡量不要使用香水。另外,有些劣質香水的味道,對人本身就是有害的。 不僅僅是香水,還有很多芳香制劑,例如空氣清新劑、特別香的洗發水、沐浴露、護膚品等等都盡量避免給孩子使用。 與皮膚直接接觸的日用品,包括洗滌用品都應盡量買嬰幼兒專用的產品。 因為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芳香劑的影響,香味的化學成分可以通過口鼻以及皮膚,進入人體內,再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身體各個部位,損傷孩子的身體健康。 04 車內污染和尾氣 新車內部會含有過量的甲醛和苯,這些致癌氣體應盡量讓寶寶少接觸。 如果家里買了新車,最好半年內不要讓寶寶乘坐。 偶爾幾次,也要控制寶寶在車內的乘坐時間,同時開窗透氣,保持空氣的流通。 另外,汽車尾氣含有大量有毒氣體,會讓寶寶鉛中毒,或者一氧化碳慢性中毒。 而寶寶的身高與車尾排氣口高度大致相同,不管是走路或者坐在童車里,都容易受到汽車尾氣的侵襲。 所以,父母們在與孩子散步的時候,應避開車流量多的地方,或者把孩子抱在懷里,讓他離開1米的重污染高度。 05 蚊香和驅蚊液 夏天蚊子肆虐,蚊香是很多家庭常用的驅蚊用品,但蚊香在焚燒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建議使用蚊香時,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 但是,有寶寶、孕婦、老人或者體質敏感人群的家庭應該避免使用。 驅蚊液的主要成分是擬除蟲菊酯類的化學物質,以及一些苯、乙醚溶劑,對成人的危害極小,但孕婦和幼兒還是要減少使用。 以上六大類氣體極易出現在生活中,父母們不經意間的忽視,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因為長期攝入此類氣體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大的,所以,家長們務必重視起來,帶孩子繞開這些有毒氣體。 妊娠期的女性和老人同樣需要注意,沒有什么比家人的身體健康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