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一種稱謂,有著權利的象征,而丞相則是一種官職,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歷史上的宰相就相當于當下的公務員,它只是一種身份的代表,但并沒有確切的官職。當年朱元璋廢了丞相制度,但他是廢不了宰相之實的。 宰相的稱謂是出自于明朝,當時在明朝的內閣制中,內閣大學士開會的時候都是坐在中間的,因此被人稱為是“中堂”,到了后來中堂也有了新的稱呼,就是“宰相”。 到了清朝以后,雖然還是沿用明朝的內閣制,不過唯一改變的地方皇帝將權力全部歸于軍機處,這也讓內閣學士有著宰相之名的宰相們手中毫無權利。 然而真正的大權都讓軍機處的大臣擁有了,不過當時宰相的稱號還是存在的。丞相作為古代最高的官職,輔佐皇帝管理政事,所以說在皇帝那里的信任度也是很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