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提到“三叉神經痛”,一定是苦不堪言,面對如此“重癥”,你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呢?本文給大家介紹了夏度衡教授的經驗方——四味芍藥湯,動用靜藥的治法,你是否有所啟發呢?(編輯/徐藝萌) 四味芍藥湯治療三叉神經痛 作者/楊小林 筆者運用夏度衡教授經驗方四味芍藥湯加減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滿意,現介紹如下。 方藥組成 白芍、牡蠣各30g,丹參、甘草各15g。
胃火盛:加葛根、生石膏各30g,黃芪、蒲公英各20g,蒲黃10g; 陰虛火旺:加生地黃20g,鱉甲、牡丹皮、梔子各10g; 有瘀者:加赤芍、桃仁各10g; 肝火旺盛:加龍膽草、黃芩各10g,夏枯草20g。 水煎服,每日1劑。 病案舉例 曾某,男,60歲,農民,1997年3月1日初診。右側額頰陣發性刺痛、掣痛,屢發3年。發則蹙額皺眉,雙目緊閉,以手捂頭,痛苦難耐。日發數次,每次持續數10秒,痛止如常人。刷牙漱口,洗臉吃飯或張口過大,皆能誘發。 曾服用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藥,以及全蝎、蜈蚣、僵蠶、地龍等中藥罔效。診時伴口苦,且口苦愈重則病愈重,大便干燥,小便黃赤,舌淡紅、苔黃膩,脈弦。右太陽穴為扳機點,觸之則發,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排除它因引起。 西醫診斷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中醫診斷為偏頭風。證屬肝陽化風,肝膽濕熱,瘀血阻絡,治以四味芍藥湯加味。 處方:牡蠣、白芍、丹參各30g,甘草15g,黃芩、苦參各10g。2劑,水煎服。 3月5日復診:藥后痛勢減,僅晨起洗臉及夜間睡前仍有發作,胃脘隱痛,余癥除。藥已對癥,但苦參苦寒傷胃,故添新癥。遂去苦參,仍以上方加減又服5劑收功。 體會 四味芍藥湯是夏老據三叉神經痛內風為患、久病入絡的特點,確立動用靜藥治法之驗方。 方中牡蠣平肝潛陽;輔白芍、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止痛;佐丹參和絡通絡,全方具有平肝潛陽、和絡通絡、柔肝緩急止痛之功,用以治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效如桴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