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時,曾有幸聆聽過一位國重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分享:一個充滿智慧的班主任,他首先應該是一個快樂的人,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多了解學生,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生活在希望之中;應該要有自己的獨特魅力;應該善用激勵的方式;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好學習氛圍等等。當時的確受益良多,我認為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從小事做起,教育學生需講究方法,注重策略。在真正開展班主任工作之后,感覺班主任工作的確不是想象中那么輕松,碰到了許許多多之前沒有遇到和想到的問題,我也因此多次向那些年長、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如今,對于班主任的工作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作為班主任,需要有愛心,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身為一名教師,只要愛學生,就能創造出奇跡。一個感情匱乏、冷若冰霜的教師給學生的帶來的印象通常是嚴肅、可畏而不可親的,學生很難產生敬仰之情,更不可能向其敞開心扉傾吐自己的衷腸,自然無法達到心理指導與教育目的,那么何為愛學生呢?愛其實就是尊重學生,尊重意味著信任、理解、寬容和接納,重視和欣賞每一個學生,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學生的感受,包容學生的缺點,分享學生的喜悅……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的班主任、一名好的教師,既是知識的塑像,更加是愛的化身,只有接近學生,用愛去感化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因此,教師如果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以學生的要求作為愛的起點,就能在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出愛的感情,從而使之升華。愛是平等的、無私的,需要面對每一個學生。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愛,才會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教育就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當然,班主任的素質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與鍛煉形成的。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以身作則,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其次,要繼續努力學習,如今的學生視野開闊,思路敏捷,遇到問題后,總是窮追不舍,教師若只用簡單說教去規范學生,學生往往是不買賬的,更何況現在提倡的是新的教育觀。以德為先,以愛為本,以理服人,讓自由與民主之風真正融入我們的班級,把尊重與關愛毫無保留地送給我們的學生。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就是在管理班級,或許教師的一句溫暖話語就會鼓起孩子前進的風帆,或許教師的一個善意眼神就可以指出孩子改進的方向,或許教師的一種傾聽姿態就能獲取孩子傾訴的渴望,或許教師的一次輕柔撫摸就能撫慰孩子受挫的心靈。因此,想解決班主任所面臨的困惑,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班主任就必須學習,樹立自身的形象,贏得學生的信任、尊敬。再次,需要勇于大膽創新,善于總結。 學生最關心的其實是教師對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面對問題學生時,若能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后真誠地去贊賞他們、鼓勵他們,你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是那么可愛、那么優秀。 教導學生首先要學會“生活上知足常樂,同學之間助人為樂,學習上自得其樂,身體健康快樂”,從而樹立學生的正確人生觀。教師要因材施教,碰到突發事件,只有愛心和責任心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講求方法,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在處理問題時要講究方法。其根本的原則就是:既可以處理好問題,又不可傷害學生的自尊。通過一些優秀班主任的優秀案例分享,讓我認識到與他們存在的差距,在處理突發事件上,有時候缺乏教育機智。在班級的管理上,有時候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不僅導致自己辛苦,也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愛無邊,師愛無痕,或許只有無痕的教育,才能在孩子心田里留下最深的痕跡。那么優秀的教育機智和工作方法,從何而來呢?通過學習和實踐,使我認識到只能通過讀書學習和在工作實踐中勤于探究、及時反思、善于總結中得來。 除此而外,還要正確處理好與班級其他科任老師的關系,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對學生的教育,只靠我們班主任是不夠的,我們也要有團隊的精神,處理好與同事及任課老師在工作上、生活上的關系,這樣更有益于愉悅的工作。隨著家長的教育意識提高,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家長這個群體,讓他們配合我們來一起培養教育學生。讓家長,老師和學生明白: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在社會中生存。 “成人比成功更重要,成長比成績更重要,付出比結果更重要”。有人說:“不變的老師,流水的學生。”走過了多年的教學生涯,我要說:“老師也要變,老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讓我們一起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教育智慧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的“那一點點光。”總會有那么一瞬間,一顆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感受到每個鮮活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的。新的時代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對我們提出了新的理念。我們要用真心、動真情、做真行,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新型的魅力班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