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明作品—佛心·步步生蓮 佛心禪意作為玉雕的重要題材,不僅豐富了玉雕的表現內容,也深化了玉雕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而玉石厚重雋永的內核如同佛法的博大精妙,柔和溫潤的特性猶如佛家的大慈大悲,以玉喻佛二者既相得益彰又相互成就。 在玉雕眾多的佛教題材中,童子與佛意的結合賦予美好寓意的同時,也使得玉雕逐步走向生活化,讓觀賞者參禪悟道又回歸童心。 “人之初,性本善”童子純凈善良又有大愛,這正是世人所要修行的佛性,不垢不凈,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我心本是佛,云何起貪著”佛心在人出生時便擁有,長大后卻又在苦苦追尋,求佛的過程也是追求本性本我,回歸孩童般的純真的過程。 以童子表現佛意,可愛新潮、純凈透明,似佛心性、如孩童心。佛心慈悲為懷、智慧平和;童心無憂無慮、純真爛漫,佛性童心同時凝聚在一起,既是也是追尋也是回歸。 玉雕師羅光明也追求佛性童心的融合,向往以單純的善心應對世間的繁雜、紛擾,用不同的材質創作出童子佛意系列作品。 向佛·芙坐蓮禪 作為七寶之一的南紅,對于佛意禪心的作品有獨特的表現力。南紅或鮮紅似火、純凈如冰,或聚散無常,清新飄逸。 因此南紅天生就有佛家的莊重神圣,既鮮艷奪目又深沉厚重,營造出超凡脫俗、清凈無礙的境界。 作品取材于紅白兩色的南紅,采用深浮雕工藝雕琢而成,弧度自然優美線條圓潤流暢。 俏色巧雕,白色部分雕刻孩童,一圈紅色環繞四周如同普照的佛光。 童子端坐于荷葉之上,神情靜謐祥和,神態天真無邪流露些許喜色,似笑非笑的表情猶如參透了世間萬事的禪機。 一手持無畏印,一手撥動佛珠,修悟深邃禪意。稚嫩的模樣、虔誠的動作,極具感染力令人心思澄明、靜悟禪思。 童子頭上的荷花溫潤嬌俏,花蕊纖毫分明,蓮蓬宛然若生。修行沙彌,喜靜悟道,佛語有云:禪悟者,以蓮而靜。靜悟神羅萬象,體會大惻大道。 南紅瑪瑙背后的原皮,既勾勒出了荷葉的紋路,也是釋迦摩尼的剪影,匠心獨具,體悟佛法無邊。 ![]() 向佛·蓮憩幽趣 作品取材于黃龍玉。形制優美圓潤,畫面絲絲入扣。童子持珠握扇,其身形動作憨態可掬,其容貌神情悠然自得,享受著盛夏的清涼愜意,陶醉于佛法的深邃精妙。 童子頭頂荷花嬌艷待放,水露凝聚欲滴。看花觀水、蓮下休憩亦是悟道,悟靜,悟樂,悟生。 ![]() 向佛·步步生蓮 童子笑容天真自然,表情寧靜祥和,攜佛珠雙手合十,目光注視四方。花開見佛悟無生。 下方兩朵荷花呈現出盡態極妍的美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深化了作品佛心禪意的意境,也是以喻孩童如荷花般純潔的內心。 從兒童到老年,其實人生就是一個圓,是從一個開始再到下一個回歸,尋回初心渴望修得一世圓滿。 童心佛意的結合契合了當下人們觀心自省,以純真應對世間的復雜與誘惑的精神追求。 |
|
來自: 申申如也x4y0io > 《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