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2000春-2001秋 教材(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函授教材系列): 1 《中醫基礎理論》。還算有趣,有點哲學意味(咱本來就對哲學感興趣),基本算是學進去了吧,建立了些概念。 2 《中醫診斷學》。實在太枯燥了,硬著頭皮看完,很佩服當年讀書的毅力。 3 《中藥學》。實在太枯燥了……不說了。 4 《方劑學》。當時看的這些書里頭,就數這本書看了覺得最有收獲,大概知道中醫是怎么開方子了……若干年后,唯一記得的一個經方,就叫“小青龍湯”。至于組成藥味,早忘了。 5 《中醫內科學》。邊看邊摘筆記,寫提綱摘要。 6 《中醫各家學說》。只看了半本,看不下去了,原因很簡單,靠學的那么點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里的知識,無法理解后世醫家那些形形色色的理論。 7.《中醫四大經典學習指導》,人衛出版社的,內經+傷寒+金匱+溫病,草草瀏覽一遍,實在看不懂。 趣味讀物 8.《中國傳統醫學漫話》--印象中蠻有趣的,也算看得懂,還推薦給同事看。 9.《中醫解夢》--主要用內經理論來解夢。較多應用五行理論,有點意思,但沒看完。 文藝復興時代:2010年 前期以興趣讀物為主,后期以復習中醫基礎教材為主。 興趣讀物 1 馬悅凌:《溫度決定生老病死》《不生病的智慧》 2 中里巴人:《求醫不如求己》I、II、III、IV 3 蕭宏慈:《醫行天下》。看后很羨慕,也很震撼。 4 劉力紅:《思考中醫》--前前后后看了兩遍。作為興趣讀物,值得推薦。 5 李陽波:《開啟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 6 田原:《人體陽氣與疾病》 7 盧崇漢:《扶陽講記》 8 羅大倫:《古代的中醫》全集。真正的啟蒙讀物! 9 羅大倫:《陰陽一調百病消》 10 艾寧:《問中醫幾度秋涼》(當散文看不錯) 11 方舟子:《批評中醫》,反面教材。下的電子版,記得剛開始看時還戰戰兢兢,怕這本書會說服我。怕這本書真的證明了中醫是偽科學。看了以后才知道……肘子連半壺水都稱不上。 中醫基礎 1 李德新:中醫基礎理論視頻(硬著頭皮看完) 2 朱文鋒:診斷學視頻(勉強看完) 3 張廷模:中藥學視頻(馬馬虎虎看完) 4 鄧中甲:方劑學視頻(還可以。看了一半) 讀《內經》《傷寒論》 1 郝萬山:傷寒論教學視頻--郝老師講課生動風趣,深入淺出,入門推薦。 2 張喜奎:《仲景臨證傳知錄》(小說體的傷寒論解析) 3 劉渡舟:《傷寒論講稿》--講得很透,而且融入了很多劉老自身的臨床經驗。 4 劉渡舟:《傷寒論十四講》 5 黃元御:《傷寒懸解》、《傷寒說意》 6 尤在涇:《傷寒貫珠集》 下面計劃要看的 1.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2 《傷寒論教參》 3 陳明(編):《傷寒名醫驗案精選》 讀《金匱要略》(2011年-2012年) 1 王雪華:《金匱要略教學視頻》(看了70%,實在看不下去了) 2 劉渡舟:《金匱要略詮解》 3 黃元御:《金匱懸解》 4 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 5 陳明(編):《金匱名醫驗案精選》 下面計劃要看的 1 程門雪:《金匱篇解》 2 張家禮:《金匱要略講稿》 讀《溫病學》(2012年) 1 劉景源:溫病學教學視頻--劉老師講得很好, 2 趙紹琴:溫病縱橫、溫病淺談--正如傷寒從郝萬山視頻、劉渡舟書入門,溫病,我是從劉景源視頻、趙紹琴書入門的。 3 趙紹琴溫病講座 4 吳鞠通:《溫病條辨》--囫圇吞棗地通讀了一遍,還需要再研究。 下面計劃要看的 1 王孟英《溫熱經緯》 2 《溫病學》教參 3 《溫病方證與雜病辨治》(張文選著) 黃元御(2011年) 1 《四圣心源》 2 《四圣懸樞》 3 《難經懸解》 4 《長沙藥解》 5 《玉楸藥解》 6 《素靈微蘊》 7 《傷寒、金匱三書》(見前) 8 《道德經懸解》(嚴格說來,不算醫書,呵呵) 9 根塵不偶、行者老師的講稿 彭子益(2011秋) 1 《唯物論的系統醫學》 2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3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續)》 陳士鐸(2011秋至2012春) 1 《外經微言》 2 《本草新編》 3 《辨證玉函》 4 《脈訣闡微》 5 《石室秘錄》、《辨證錄》(這兩本書只看了一部分。后來興趣轉移,看其他書了) 中醫各家學說 1 《任應秋中醫各家學說講稿》--任老講得非常好,絕不是照著教材照本宣科(盡管教材就是他編的),而是融入了很多自身的經驗和體會。 2 《中醫各家學說教參第二版》--濃縮各家之精華。 其他讀過的醫書 1 鄭欽安:《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后者只讀了半本) 2 《中醫火神派探討》(看了半本) 3 周慎齋:《醫家秘奧》(任啟松校注,看了大半本) 4 《王綿之方劑學講稿》(只讀了一半,有時間的話會看完) 5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好書,大家都知道,看過兩遍了) 6 《陸氏三世醫案》(彭子益推薦的,憑脈辨證,診斷還可以,用藥感覺較雜,不是經方的路子) 7 李冠仙:《知醫必辨》(醫話類,不錯) 8 衣之鏢:《傷寒論陰陽圖說》 9 滑壽《診家樞要》+李時珍《瀕湖脈學》(太枯燥了,硬著頭皮草草瀏覽,都記不清楚有無看完) 10 任應秋:《運氣學說六講》 11 《趙紹琴驗案精選》 12 徐靈胎:《醫學源流論》 13 《張仲景醫學源流》 14 《劉渡舟驗案精選》 其他讀過的興趣讀物與看過的視頻 1 《名老中醫之路-合集》(目前斷斷續續還只讀了一半) 2 張大明:《小說中醫》《小說中醫續集》 3 張大明:《醫案聊齋》《醫案聊齋續集》 4 李玉賓:《破解中醫治病密碼--臨證辨象》 5 任之堂主人:《一個傳統中醫的成長歷程》 6 任之堂主人:《醫間道》 7 李杰:《劍膽琴心是中醫》 8 沈佳:不平凡的中醫(小說體醫案) 9 《中醫不死》、《大中醫》、《女國醫》《傅青主傳奇》(這些就是真正的小說了) 10 百家講壇:王新陸《解讀中醫》(很不錯。看得熱血沸騰) 11 百家講壇:郝萬山《千古中醫故事--張仲景》 12 百家講壇:羅大倫《大國醫》系列 【近一年多,其他讀過的書】 1 《難經》:重讀了一遍,主要關注其脈法部分。 2 《神農本草經》:揀其中重要藥物,抄錄了一遍。 3 《輔行訣》:讀了原文與方劑,尚未讀講疏部分。 4 《醫學源流論》(徐靈胎)、《知醫必辨》(李冠仙):以上兩本都是不錯的古典醫話類著作。 5 《中國醫學源流論》(謝觀):隨便看了看,其中論黃元御的一段在網上經常被人引用。 6 《醫林蜩鳴》(柴中元):作者在雜病、養生領域的其他論文的自選集。可歸入醫話類讀物。 7 《臨證脈學十六講》(姚梅林):作為脈學的入門級讀物不錯。 8 《火郁發之》(李士懋),《溯本求源平脈辨證》,《汗法臨證發微》:李老的書較多。 9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易之篇或道之篇(潘毅)。 10 《內經知要》(李中梓) 11 《內經》(教參第二版);《中醫各家學說》(教參第二版)。 12 《任應秋中醫各家學說講稿》:第二次通讀了,經典講稿,值得反復閱讀,常讀常新。這套中醫名家名師講稿系列里,任應秋的各家學說,劉渡舟與郝萬山的傷寒論,以及劉景源的溫病學,都是經典。 13 《王綿之方劑學講稿》:方劑學常讀常新,而王綿之方劑學作為網上口碑較好的方劑學講稿,值得一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