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主訴:孩子的大便經常是軟的不成形,或者前面是硬的,后面是軟的,有時還很臭。 分析:大便這樣的情況其實非常多見。小朋友的大便,如果前面硬后面軟,說明孩子脾虛,這是老中醫的經驗。記得剛學中醫的時候,就有老先生教過,大便如果前面硬后面軟,這種情況是脾虛的表現。如果經常是軟的,大便不成形,也是脾虛的表現。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朋友舌苔的照片。一看照片呢,大家可能會嚇一跳,“天哪,這舌苔怎么這樣?“這樣的舌頭,是不是病得很重啊?”其實,這樣的小朋友呢,只能說身體失調,未必說病得多重,通過調理脾胃慢慢可以好轉的。 有的小朋友舌苔上布滿了裂紋,有的孩子長大了一伸舌頭上面也全是裂紋兒。那么大家說,這樣的情況也是病的很重吧?也不一定的。有的是小時候就形成這種情況,長大了身體也沒什么其他反應,所以我們也不認為,這代表身體有多么大的病,只是有些失調而已。 這個小朋友的舌苔有什么特點呢? 首先,舌形不規則。大家看這個舌形有嚴重的齒痕,有齒痕代表什么呢?有齒痕代表脾虛,體內濕氣重,因為有濕氣,體內水液多,那么體內器官會腫脹,相應的舌頭也會腫脹。舌頭腫脹后會壓在牙齒上,所以形成了齒痕。 第二,大家看孩子舌頭的顏色,是什么顏色呢?整個顏色是淡淡的,不像那種正常的紅潤,而是淡淡的,淡白色的,這也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再看舌苔,孩子的舌苔是剝落的,這個跟一般的地圖舌還有差別。一般的地圖舌是一塊塊的剝落,而這個是大部分都不正常,有的地方特別厚,有地方的是幾乎沒有,整個舌苔的剝落沒有任何規則。 這種情況看上去非常嚇人,大家可能會認為病得很重,其實并不一定病得有多重,只是有點失調而已,但這種失調,可能需要慢慢的去調理,長期去調理。這個小朋友主要是脾胃不足,也就說脾胃有點虛弱,有點紊亂。 最后,再看孩子舌頭根部。舌頭根部的舌苔是缺失的,這說明什么呢?說明腎氣稍微有點不足,這么講家長也不用害怕,只是代表著有點失調而已。 這種情況就需要一點點去補脾 首先呢,我們從飲食上要注意給孩子補脾。飲食上盡量吃點什么呢?吃點兒能補脾的食物,比如山藥,蓮子等,五谷雜糧這些要堅持吃,肉類要稍微控制一下。重要的是飲食要均衡,這樣的孩子,飲食一定要特別慎重,一定記住要飲食均衡。 第二,用藥物來調整,可以盡量用一些食療的方子來調理脾胃。補脾的方子曾經講過很多,比如: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芡實、焦三仙等,這些可以用一些,慢慢補脾。不要著急,要一點點補。 最后,還要做什么呢?還要給孩子做按摩。像這個小朋友,大家看孩子的嘴唇,嘴唇邊上是有一圈暗色,是有點發黑的暗色,這說明孩子體內有點瘀滯。這種在嘴唇上的暗色,是體內有郁滯的一個非常明確的標志,也說明孩子經絡不夠通暢。所以呢,通過按摩給孩子疏通經絡,對這個小朋友的身體恢復有好處。 有可能會向陰虛或者陽虛兩方向轉化 這樣舌象的小朋友在調理時,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一下。比如:稍微用點溫熱的就會向陰虛轉化,稍微用點涼的,又會向陽虛轉化,這個轉化比較微弱。所以,在補脾時要注意觀察,比如說舌頭有點偏紅了,這時候馬上加點滋陰的藥,如:生地、沙參、麥冬。如果舌頭沒變紅,還有點兒蒼白,怎么辦呢?我們再加一點兒補陽的藥,比如:太子參,白術,這種補脾補氣,帶點溫熱的藥。 因為這樣的舌象,身體的失調是一種比較微妙狀態,所以很容易向兩個方向轉化。這個時候呢,需要家長細心些觀察,看向哪個方向轉化,稍微轉化,馬上改變一下,這在中醫叫對癥調理,辨證施治,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 但是像這樣的小朋友,補脾一定是主要方向。只要去補脾,調和脾胃,加以鍛煉身體,按摩,飲食多注意,那么逐漸的,身體會恢復正常的,脾氣也會足了,舌象也會改變的。 最后再來做個總結 這樣的舌象在我們看來是比較多見的,但大家生活中可能很少見到。遇到這種現象也不用害怕,調理脾胃就可以恢復。 癥狀分析 1、大便軟,不成形——脾虛 2、大便前硬后軟——脾虛 舌象分析 1、舌頭上有齒痕——脾虛,濕氣重 2、舌頭顏色淡白——氣血不足 3、舌苔斑駁陸離——身體失調脾胃不足 4、舌根部舌苔缺失——腎氣稍不足 調理方案 1、飲食上補脾,控制肉類,均衡飲食。 2、補脾方子: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芡實、焦三仙 (用量參考:以6歲孩子為例,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芡實,可用到各9克;3歲以下孩子焦三仙各用3g即可,3歲以上可以用到各6g,7、8歲的孩子可以用到各9克!) 3、配合給孩子按摩。 4、調理時要注意觀察舌象的變化: 舌頭偏紅——加些生地、沙參、麥冬 舌頭偏白——加些太子參、白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