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全世界的中老年人都非常害怕。 那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一種嚴(yán)重的認(rèn)知障礙,俗稱老年癡呆癥。 平均每3秒鐘,這個世界上就會有一位老人被診斷為阿爾茲海默癥,平均每8位6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1位會患上這種毀滅性的癡呆。 這種病,至今無藥可醫(yī)。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年患了阿茨海默癥,什么都不記得了,什么都不知道,話也說不清楚,生活無法自理,完全回到嬰兒狀態(tài),我們的家人,會怎么對待我們呢? (1) 紀(jì)錄片《人世間2》第七集,聚焦于這群人的生活,講了幾個真實的故事。 76歲的弟弟把身患老年癡呆癥,生活無法自理,已經(jīng)85歲的姐姐接回了家里。 剛開始媳婦不同意,跟他吵架,哭鬧。弟弟很為難,但還是非常堅定要照顧姐姐的晚年。 為什么呢? 弟弟和醫(yī)生解釋說:姐姐的丈夫很早就走了,而她的兩個孩子都高度殘疾。 他一直記得,在他只有4歲,另一個弟弟只有3歲,姐姐13歲的時候,他們的母親就走了,父親本來想把他們送去孤兒院,姐姐不同意,一直照顧著他們,三人相依為命。 弟弟看著姐姐,濕潤著眼眶說:“現(xiàn)在你老了,我要管你了。” 從此,弟弟總會耐心地陪姐姐回憶從前,照顧她的飲食起居,陪她說話,推著輪椅帶她出去散心,陪她回去看老房子,帶她去聽?wèi)颉?/p> 于弟弟而言,姐姐陪我長大,我陪姐姐到老,是愛,是責(zé)任,更是報恩。 于姐姐而言,晚年在老伴和子女都無法照料的情況下,仍然能得到這樣的善終,是福報。 (2) 這部片子讓我非常感動的,還有兩個家庭。 一個是47歲的兒子照顧在醫(yī)院患了老年癡呆癥的父親,母親也住院了,他的女兒今年高考。而他的日常,幾乎一整天都在馬路上奔跑。 他說:“有時候人真的像蠟燭,兩頭都在燃燒。 如果要照顧父親10年的話,我就57歲了。孝子難‘裝’啊,但還是要裝。” 從他照顧父親的點滴細(xì)節(jié)中,能看出他和父親的感情非常好。他對自己年老癡呆的父親,就像對待自己牙牙學(xué)語、蹣跚學(xué)步的孩子,有耐心、高興、且樂意。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這位父親對待孩子,該是從小傾注了很多的汗水與熱情,耐心與愛吧,這樣的父子關(guān)系,真是令人羨慕呢! 在紀(jì)錄片里,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大孝子,但在這背后,我卻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 就像里面一位同樣患老年癡呆癥的爺爺念的詩一樣:“出院往家行,夕陽照我身,兒女在身旁,幸福度余生。“ 是啊,人到晚年,兒女在身旁,才能幸福度余生。 (3) “16年了。我家寶寶我?guī)?6年,都可以讀高中了。他這16年,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 這句讓人聽著心酸的話,是一位悉心照料了癡呆癥老伴16年的妻子說的。 最后一年,阮懷恩肺部感染,生命垂危,他的妻子不愿他插管那么痛苦,打算讓他安靜地走。 她摸著照顧了16年的丈夫的頭,含著淚告訴他: “你先去那邊弄得干干凈凈的,你先去,我會來找你的,你放心,我不會讓你一個人的。 女兒的小孩我會幫你帶好,你放心,我會告訴他外公是一個老師。” 阮懷恩說不了話,只見一行清淚從他的眼角滑落。 這一幕,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16年了,這位妻子對臥病在床,身體無法動彈甚至不能說話的丈夫的深情,一分不減。 這里面,藏著何其深厚的愛和情感啊。 這絕對是一位難得的好妻子,但我想,阮懷恩從前也一定是一位非常體貼、愛妻子的好丈夫,才會讓他的妻子16年如一日,耐心地堅守,風(fēng)雨無阻的照顧。 人,終究會有老去的一天。 但當(dāng)我們老了,什么都記不住了,整個人完全像個嬰兒一樣,所有的一切都要依賴他人的時候,會有人對我們這樣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嗎? 誰都不敢保證。 (4)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人在風(fēng)光的時候,身邊會圍繞著很多虛情假意的朋友。 但在人生的暗面,當(dāng)你垂垂老矣、日落西山的時候,如果仍有人愛你至深、把你視若珍寶、對你不離不棄,那一定是你的家人。 無論是誰,在人生最慘淡的時刻,唯有家人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無論這個家人是你的弟弟、伴侶、還是兒女,他們終將會成為你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成為你唯一的依靠,陪伴你、照顧你、繼續(xù)愛你…… 所以,無論對誰不好,都不要對家人不好,無論跟誰計較,都不要跟家人計較。 家人一定是我們這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沒有任何一種關(guān)系比得過血濃于水、骨肉至親,亦沒有任何一種感情比親情更無私、永恒。 好好珍惜你的家人吧。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到走的那一刻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一輩子最不忍心割舍的,是家人…… 多花一點時間給你的家人吧,趁還清醒、還健在,好好的陪伴。 請相信,一定是因為特別的緣分,才能相遇成為一家人。 這輩子,請好好善待我們的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