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文化專注于人性、專注于利益,專注于人性與利益之間的關(guān)系;強勢文化專注于自然、專注于社會、也專注于人性,專注于自然、社會、人性之間的關(guān)系。 本質(zhì)上來講,弱勢文化是以“人性”為基點,并在這個基點上不斷的向外擴展,這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攻城略地”的過程,最終能爭得多少“土地”取決于個人的貪念有多大,其結(jié)果總是以損害他人的利益為代價,此時初步形成“知見障”,執(zhí)于“我見”,難有“他知他覺”。(自以為是,不尊重他人,容不下不同的意見)
當“人性”這個基點擴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攻城略地”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其貪念了,這時“我相”急劇膨脹,虛妄之心盛極,便演化成對“他人”、對“眾生”、對“壽者(居于高位的人)”的一種征服,或者稱之為“控制”、“奴役”,其方式包括心理上的、思想上的、行為上的,甚至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此時的“知見障,執(zhí)守礙”發(fā)展到一個極點,會主動攻擊、損害除“我”之外的任何外在事物,包括思想、意識、文化。(為所欲為,狂妄自大) 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則完全不同,強勢文化更多的是在“人性”這個基點上將其與社會、自然相連接,這個連接完全是主動性的,是自發(fā)性的意識和行為。除了連接之外,更會探究人性、社會、自然的本然和規(guī)律,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本質(zhì)上強勢文化是個體認知“天道”、遵循“天道”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意識和行為,我們稱之為“德”、或“德性”、“德行”。這就意味著強勢文化的踐行過程是伴隨著對“人性”中的“貪、癡、妄”進行適當?shù)臏p損(戒貪弱念,消癡療心,去妄存慧),以盡可能的遵循“天道”,盡可能的接近“道”。 但這并不意味著,強勢文化就是對人性的一種抑制或壓制,相反的,強勢文化是提倡“人性”的自由的,只是這種“自由”是基于遵循社會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的“不自由”,正是因為這種“不自由”才得以實現(xiàn)人性的“自由”。如同這個社會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任意為惡,而不受法律的制裁,那這個社會反而是不自由的。 至此,我們對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天道》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屬于什么樣的文化屬性,以便幫助我們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認知。 首先,我們來分析出弱勢文化里的主要代表人物。 1、葉曉明:不自知、不知人 我們經(jīng)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不強力為之,不高估也不低估了自己,而是要揚長避短、拾遺補缺。 葉曉明則恰恰相反,他是高估了自己,以為自己是個明白人,以為丁元英、歐陽雪定是有什么陰謀;同時又低估了他人,以為丁元英、歐陽雪都像他一樣,醉心于自己的那點小聰明、小計謀,處處算計別人。 聰明人一旦聰明到了一定程度就變成了只聰不明。 2、馮世杰:自知、不知人、良知 馮世杰有兩樣東西是非常可貴的,一是自知,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如實看待;二是良知,他明白當初王廟村的這個項目是自己求著芮小丹、丁元英去做的,無論丁元英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而應(yīng)承下來,這總歸是份恩情,自己當不能忘恩負義、背信棄義,這是良知。 “良知不滅,大道永存”。 3、劉冰:“弱者”、貪癡 劉冰不僅將自己視為“弱者”,更是任由自己的貪念肆意妄為,既出賣了自己也出賣了別人。
丁元英對天道的運用表現(xiàn)在他不按“常理”出牌,“如實”的認知事物,“本真”的面對這個世界,合理的、靈活的運用規(guī)律。(道與本上堅實無比,又講究術(shù)與手段靈活技巧) 他父親躺于病床而又無大機率能夠延續(xù)他父親的生命時,他提出了停止救治的建議。他的理由很簡單,既然無法救治又何必茍延殘喘、受盡折磨,還不如索性死個痛快,讓父親免受更多的痛苦。 踐行天道最難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能不顧血親倫理、世俗常情而踐行天道,不是全然不顧,而是與原則相沖突時就不能再去顧及了。 能得自在,是強勢文化的最高境界,這個境界卻極難達到。 自在(本能)→不自在→自在(覺悟) 老實(糊涂)→不老實→老實(明白) 為什么《天道》中的芮小丹以悲劇結(jié)尾? 芮小丹這個角色是相對復雜的,她本身具備很好的強勢文化的條件,或者說她已經(jīng)是屬于強勢文化的了,是將來比丁元英對強勢文化踐行得更好的人,因為她不昧因果、自性作為、自然而然,已得自在。(昧:固執(zhí),執(zhí)著,愚昧。有因、有緣,才有果。緣:條件) 我們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分析一下芮小丹所屬的弱勢文化。 1、基于她的身份。 她的身份注定她要善惡分明,而過度執(zhí)著于善惡,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對人性、對地德、對天道的無視,本質(zhì)上還是屬于弱勢文化。 2、基于王廟村扶貧事件 王廟村扶貧事件的起因其實是源于芮小丹的一個執(zhí)念,扶貧本身若是國家提出自然是理所當然,而若是某一個人倡導的,而且還遠遠超出了她自身的能力,其動機的背后都隱藏著“強者”的意味,隱藏著樂于扮演“強者”的虛妄。 綜合來看,芮小丹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她自身的貪癡虛妄之心很重。但同時她又可以無視世俗常理,不昧因果,很純粹、很自在。只是她的這種貪癡虛妄更多的不是指物質(zhì)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她既是強勢文化集大成者,具備無限的潛力,同時又是一個比較極致的“強者”,喜歡為弱勢文化沖鋒陷陣,具有十足的擔當精神。 文化屬性決定了命運。 文化屬性,就是人的知識(知識體系)、認知能力(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價值觀、人生觀、思維能力尤其是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就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抽象的東西,卻又蘊藏著非常神奇的決定性的力量。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shù)、 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得產(chǎn)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guī)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關(guān)于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區(qū)分在于: 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于易學、 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區(qū)別在于強勢文化尊重自然、社會、人性規(guī)律,尊重作為人的自己的價值(靠自己)。而弱勢文化尊重統(tǒng)治者的規(guī)矩,尊重自己給自己上的鎖鏈(靠別人)。 天道中一句經(jīng)典的對白:“命題錯誤,不能答,一答必錯。 通俗的講,按規(guī)律辦事就是強勢文化,不遵循事物規(guī)律辦事就是弱勢文化。 弱勢文化: 習俗:信條、規(guī)條、傳說 迷信:求神、拜佛、權(quán)威 靠關(guān)系:走后門、托人送禮 道德水平:庸俗、媚俗、低俗、惡俗 特點:簡單、容易、沒有門檻 易流行 強勢文化: 方法:按規(guī)律、規(guī)則、原則、進化趨勢辦事 依靠:思想、心智、思維方法;理論模式;技藝、技術(shù)、科學;制度、程序、流程、工具 道德水平:道德,仁、義、禮、智、信 特點:不易、求變、與時偕行、唯變所適、難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