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總體規模還不算大,不過經過多年發展,指數基金在國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數量越來越多,品種也越來越多樣。面對市場上日趨豐富的指數基金,大家普遍關心應該如何挑選到合適自己的產品?這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多,不過挑選基金時候看凈值的投資人可能不多。我們來介紹幾種常用的選擇指數基金的方法。 一、首先對市場上的指數基金進行分類。 將市場上指數基金分門別類,我們初步可以分成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 常見寬基指數有: 滬深300指數:按照一定規則,從滬深兩市挑選出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只股票。該指數被認為是市場風向標。 中證500指數:是由排除了滬深300中上市公司后的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0家的上市公司組成。 常見的行業指數有: 醫藥行業:醫藥行業牛股輩出、防御性也強,可謂熊市可守,牛市可攻,是市場重要的一類行業指數。具有有:中證醫藥100指數、全指醫藥指數和中證醫藥指數等。 消費行業細分領域廣,上市公司眾多,從二級市場看歷史表現也不錯,該類指數也較多,如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和中證白酒指數等。 投資于上述指數的基金就是指數基金。 一、具體投資時看估值 這也是常用的投資技巧。 使用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等估值指標,觀察當前估值在歷史上所處的位置,通常來講如果低于市盈率或市凈率平均值,一般可以認為低估,低的越多代表低估越多。 核心要點是把握低買高賣,在估值低的時候買入,在估值高的時候賣出。 這是中證500指數2013年以來的估值圖,當前中證500指數市盈率為17.46倍,顯著低于均值,處于歷史較低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