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實在接親之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接親要去多少人?哪些人去最合適?安排幾輛車?接親路線怎么走?…… 嗯哼,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如果沒有,看這篇就夠啦! 1. 接親要去幾個人? 接親要去幾個人?真的是第一個擺在我們面前,令人頭大的問題!畢竟在這個環節,長輩還是十分注重喜慶吉利的! 一般對接親人數沒有硬性要求,只要是雙數,就大吉大利啦。 在安排接親人數的時候,要考慮婚車的數量,女方家送親的人數,女方房間大小…綜合各種因素,再最終定接親人數哦! 但是也聽過一些地方的習俗:“去單回雙”!即男方接親的人應是單數,等接到新娘回來后的人數應是雙數,寓意“添丁添口、雙雙對對”。 具體問問你們家長輩,當地的風俗啦! 2. 哪些人該去?哪些人最好不去? NO: 很多地方講究接親的人應以未婚為主。 如果是已婚長輩,也最好不是離婚、再婚或喪偶人士。 YES: 一般接親安排伴郎團及好兄弟或親戚。 另有一些地方會安排一對童男童女,寓意以后“兒女雙全”。 也有些地方會有一位接親太太(由新郎的嫂子或其他女性長輩擔任)。 相應的,女方送親也是伴娘團、閨蜜或親戚。 有些地方還有些極為苛刻的風俗,比如: “姑不接,姨不送”,因“姑”諧音“孤”、“辜”,“姨”諧音“疑”,都是婚姻中不太吉利的詞,所以男方的姑和女方的姨最好都不要參與接親。 “姐送妹子,窮一輩子”,即妹妹出嫁,姐姐不能送親。 我個人對這些風俗持保留意見,如果你們那有這些講究,自己拿捏哦! 3. 接親座位怎么坐? 關于接親座位,通常如下! 第一輛車:攝像車,為了方便拍攝,攝影攝影及伴娘、物品攜帶員坐此車。物品攜帶員需攜帶主婚紗、鞋子、酒店要張貼的囍字、鞭炮等先行到酒店。 第二輛車:主婚車,坐新郎、新娘、伴郎。 伴郎需做副駕駛,方便調度、指揮、聯系溝通。新郎新娘應一左一右坐在頭車后排。 其他車輛:坐雙方接送親的人,怎么坐都可以,但不能空車,每輛車必須要有人坐。 via 瑞時攝影工作室 4. 上下車的先后順序? 頭車婚車要考慮上下車順序。 新郎接到新娘上車時,新郎先為新娘開后排右車門,新娘上車。伴郎再為新郎開后排左車門,新郎上車。最后伴郎上副駕駛。 婚車到達酒店或新房時,伴郎先下車,然后從車尾繞至后排左車門為新郎開門,新郎下車后再從車頭繞至后排右車門為新娘開門,背或挽新娘下車。 5.接親路線怎么走? 不走回頭路:中國自古就有“不走回頭路”的說法,因為回頭路暗指婚姻不能長久,所以要選取一條“一心一意走到頭的路”。 不走坎坷路:設計路線時,要選擇平坦、寬闊、不易堵車的路面,意思是婚后生活平坦順利。避免正在修路、曲折彎道多、不好走以及容易堵車的路,畢竟坎坷路本身也容易影響婚禮進程。 有代表性城市景觀:必要時可以舍近求遠,適當繞路。這樣攝像師拍攝時,才會有更多的取景素材。 紅綠燈少的路段:一來可以保證車隊行進的速度,二來可以避免車隊被紅綠燈阻斷,發生丟車情況。 不過一些敏感的地方:設計路線時要盡量避免醫院、寺廟、停尸房、殯儀館、陵園等地,畢竟結婚是喜事,處處都應講究圖個好彩頭! 幾點小TIPS: ◥ 路線設計好后,一定要準確標注好新房、酒店和娘家,然后把標注好路線的地圖,分享給大家。 ◥ 準備好新郎、伴郎及車隊帶隊者的聯系方式,分發給各司機。 ◥ 如果在迎親路上遇到另一迎親車隊,這巧合的情況叫“喜沖喜”,需要互放鞭炮給對方表示祝賀。 6.新郎進門風俗 一般新郎下車時手里不能空著,一手拿捧花,另一手最好拿一個蘋果。新郎婚車到達新娘家時,新娘家要記得放鞭炮或禮炮。 7.新娘出門講究 婚禮的當天,新娘最好全身都要穿新的!不能穿舊鞋、舊衣服…和國外要穿點舊物的習俗不一樣哦! 還要注意的是,新娘會因婚紗過長走路不穩,注意千萬不要踩到新郎。據說這其中也包含某些神秘的風俗! 好啦,關于接親的那些傳統習俗,就說到這啦! 其中有很多老一輩的習俗,你們可能和我一樣,也是完全不相信的!原則就是,不封建迷信,適當采納,盡量討個好彩頭! 你們那關于接親,有什么特別的習俗嗎?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