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拖了很久了。一直沒寫的原因在于這個道理過于簡單,實際上你把均線設置成斐波那契數列觀察幾天自己就明白了。
先說均線,均線的主要意義是平均成本。5日均線就是5天內都在交易的人平均成本。其他周期的以此類推。 ![]() 比如說怎么看現在的市場強弱呢?上次反彈在89日止步,而現在已經在89日以上了。這就是強了。 下一個問題就是,既然是平均成本,均線設置成多少都應該有道理的,這個參數上應該沒有什么特別才對,為什么偏偏要設置成斐波那契數列?原因就在于多個周期之間的相互影響,如果你想裝個逼可以管這個叫多周期共振。 打個比方,233日約等于55周約等于13月約等于5季。看到233日的時候,不按照日線這個級別來交易的其他交易者,會和你一樣在近似位置看到一條不同周期的均線。 這是上推,下推也是類似,你看到5日線約等于21小時,15分級別的89。自己可以嘗試著切換一下周期自己觀察一下。你在一個周期上看到的阻力或者支撐,其他周期的交易者也同樣能觀察到。雖然你們可能不是一個周期甚至不是一個類型的交易者,但如果都依照均線行動的話,結論則可能是相同的。而這,可能正是阻力或者支撐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 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公式最后算出來就是黃金分割。可以將斐波那契數列看做是黃金分割的等比數列在自然數的近似映射。雖然以我貧瘠的數學水平難以證明,不過我猜想,如果是完全的黃金分割等比數列,可能具有被任意自然數整除后依然得到該數列的性質。這可能正是上面這個現象存在的數學基礎。 江湖傳聞,高手的均線可以越看越少,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只要你能理解一條均線,同時在不同級別上都有不同參數的均線近似等于這條均線。那均線設置1條和設置n條完全沒有什么差別。因為只設置1條均線的情況下,你要觀察不同參數的均線,切一下周期就可以了。我還是喜歡多設置幾條,原因主要是看上去花花綠綠的好看。還有就是觀察長周期均線,只要不是特別大的參數也可以不用切周期,偷懶能少點一下鼠標就算是賺了。 ![]() 最后一個問題,最常用的均線參數并不是按照斐波那契數列設置的,這是什么原因?道老爺子的經典均線參數是5,10,20,30,60,120,250。這是道老爺子研究均線后找到的幾個比較靠譜的參數。而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參數正好卡在斐波那契數列附近。所以我猜想經典均線應該只是斐波那契數列均線的一種變種,道老爺子特別執著于整數的關系和倍數的關系,導致這些參數和斐波那契數列有些出入,但附近都有近似的斐波那契數。這種使用最廣最普遍的均線參數設置并不會影響斐波那契數列均線的有效性,可能反而是個證明。 最后,我還是要承認這個問題里面有很多形而上學的東西。不過我來市場也不是來做學術研究的,是來賺錢的。用我這種智商來研究數學問題了,未免太缺乏自知之明。結論是否靠譜,還得自己在實踐中觀察一下。我說了不算,市場說了算。 |
|
來自: jinnenghui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