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留給我們靜靜坐下來享受音樂的時間越來越少,數字化的音樂在音質上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聽感需求,而且大多數人佩戴耳機都是在外出狀態下,環境等因素也決定了耳機音質夠用即可,雖然多數人是這樣,但仍舊有著一群熱愛音樂、經常專門騰出一些時間留給音樂的人們。 這些愛好者們喜歡使用專業的前端、發燒的耳機,為了追求純凈的音質不計成本,我也是也算是一個喜歡聽音樂的人,算不上發燒,不燒器材,入手過一些耳機,有頭戴的也有入耳的,最近被多單元入耳式耳機種草,入手了一條Kinera ODIN八單元動鐵耳機,也實現了多年以來的多單元動鐵的小心愿,閑言少敘,我們分享下上手體驗。
開箱初見 說到Kinera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近兩年才在中國市場出現,此前曾在日本主打性價比耳機而火爆許久,選中了這款耳機,也是因為其八單元動鐵的售價在其他幾個同樣為8單元動鐵的耳機中價格相對更親民,Kinera ODIN使用了一個黑色的正六邊形包裝盒,金色的六角邊與正面像簽名一樣的耳機名稱。
打開包裝盒,里面是根據配件開模的凹槽,配件、收納盒等都擺放的整齊有序,開模的內襯表面是植絨材質,提升了一些檔次感,如果紙質的包裝盒換成更高端一些的木頭、蒙皮,產品的檔次感會更好,畢竟是五千上下的入耳式耳機,紙質包裝略顯簡單了一些。 恒達娛樂
三防耳機收納盒,上半部分是透明的,能夠隱約看到里面的耳機,這個三防盒子很有一種戶外風,帶著耳機外出的話是個不錯的收納盒,很多玩家購買耳機以后都會給其配一個這樣的收納盒,而Kinera ODIN直接將收納盒放在包裝內,是個很省心的設計。
五對由大到小的硅膠耳塞,另外兩對C套耳塞,可以滿足不同的使用習慣需求。
還有3.5mm轉6.5mm的轉接頭以及清理小毛刷。
收納盒的卡扣很緊實,盒子接縫處有防水膠圈,開啟關閉手感不錯,盒子外面還有可以懸掛掛件的位置以及防盜鎖孔。
外觀用料 首先來看Kinera ODIN的外殼,公模的樹脂外殼,棕金色雖然很低調,但是顯檔次,樹脂外殼里面散落著金色的鱗片,帶著它出門也是金光閃閃,比起一些為了追趕潮流的監聽耳機外殼的“殺馬特”式設計,Kinera ODIN的外殼更莊重,樹脂外殼內裝著實打實的8單元動鐵結構,靈敏度達到了116dB,不挑前端的易推素質,即使是出街直插iPhone也能發揮耳機應有的素質。
用料扎實的3.5mm插頭,插拔時手感都不錯,只不過大大的插頭要稍稍多占一些空間。
柔軟的8芯編織線,采用6N OCC為內芯,線材很粗壯,算是入耳式耳機中重量級的線材,但線材很服帖,柔軟度好,這樣一來基本消除了耳機的聽診器效應,同時日常使用收納、取出時,線材都不是困擾,耳機的分線器是不能滑動的,整條線材拿在手中質感不錯。
監聽耳機通用的上掛耳式設計,適合出門佩戴,不容易脫落,也能減少聽診器效應。
發燒耳機都會有的可換線設計,給了玩家后期更多的DIY空間,線材的好壞對音質的影響的確不小,Kinera ODIN自帶的原廠線材已經足夠好,對于我來說后期基本不用升級了,如果有更高追求的玩家,可以換成更好的線材來體驗一下。
線材插頭是雙0.78mm插針,這個接口的兼容度不錯,可選線材也豐富,接頭可通過顏色區分左右。
腔體的發聲孔是直接使用樹脂塑性做出來的,所以,整個耳機的腔體的一體性被完整保留,減少了雜音可能出現的幾率,耳機入耳的腔體凸起較長,佩戴時耳機入耳距離相比一般的監聽耳機要多一些,音源更接近耳朵內部,佩戴時的密封性也相對更好,只不過初次佩戴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聽感體驗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聽感體驗,選了幾首不同風格比較有代表性的歌曲與樂曲來進行試聽,筆者不是金耳朵,所以此處如果有不同觀點,請小伙伴們海涵,首先選擇了一曲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作為第一耳朵來試聽,喜歡在試聽各種耳機時首先選擇這首歌曲來試聽。 因為這首歌曲前期人聲太過干凈,沒有多余的伴奏干擾,蔡琴沉穩空曠的清唱直接抓住聽者的耳朵,心弦也跟著歌者渾厚有力的顫音進行著撥動,聲音并不是特別的貼耳,聽者仿佛置身于歌者前方,背對著歌者,靜靜聆聽歌者的傾訴,聲音結像位置清晰,定位準確,仿佛歌者就在腦后,這種感覺能讓聽者不停的汗毛豎立,唇齒開合的細節表現的很細膩,后期吉他主旋律伴奏響起后,細節表現也能夠駕馭,配合節奏的沙錘間斷出現,都能被耳朵緊緊抓住。第一耳朵的聽感是這幅耳機的解析力真的可以,8單元的旗艦配置并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第二首雷婷《分手在那個秋天》也是女聲,雖是翻唱歌曲,不過很喜歡這種女聲翻唱的風格,經過重新的演繹,能聽出別樣的味道來。歌曲前奏的兩把吉他左右耳畔交替響起,右耳伴奏,左耳忽隱忽現,左右聲道清晰明確。吉他弦顫的細節聲音也能清晰的保留,前奏不久女聲獨白聲音結像定位依然清晰表現恰到好處。 正式進入歌唱部分,女聲的中頻很穩,仿佛聲音就停留在額頭中間,像一條跳動的曲線在額頭上不停的起伏跳動,汗毛豎立的感覺又來了,第一段主歌完成以后有一處男聲口技的低音細節,在整首歌曲都是中頻的節奏下,突然出現這么一點低音,低頻仿佛被加強了一樣,瞬間抓住人心,二首歌曲過后,顯示被解析力驚艷到,又被動鐵能夠有如此之穩的中低頻而驚到。
接下來是一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V.Cadenza-Agitato》一首表現興奮愉快的小提琴曲,整首曲子都是激烈的節奏,小提琴高頻的嘯叫音在Kinera ODIN內并不顯得刺耳,反而是很討耳朵喜歡,高頻沒有那種要扎人的感覺,而是帶著耳朵或者跟著它走的感覺,超快的弦音轉換之間,瞬態響應受到了很大的考驗,單元的表現令人滿意,音符之間的轉換沒有拖沓,都是稍縱即逝的感覺,如果你不集中精力去仔細聆聽,就會馬上被下一個音符點醒,而高頻的控制,并不像勒在懸崖的駿馬,后者頂在氣球的針尖馬上要破的感覺,空間還是綽綽有余,即使音量開到最大,小提琴的嘯叫也并不刺耳。
接下來是一首試音常用的低頻歌曲《Aloha Heja He》,整首歌曲低音鼓的鼓點帶著節奏,低音鼓就在眉心處一下下敲擊著大腦,低頻下潛說實話并不是非常足,反而是筆者喜歡的類型,低音不轟頭,不像Beats那種每下鼓點都拳拳到肉的感覺,這樣的低頻效果已經足夠,如果非要聽舞曲來個蹦恰恰的話,Kinera ODIN恐怕不能滿足你,搖滾樂的金屬味道表現的很好,貝斯、電吉他、爵士鼓的細節表現不錯,同樣的左右耳聲道與細節表現能夠被明顯區分出來,幾種樂器被八單元輕松駕馭。
再來一首老鷹的《加州旅館》,這首曲子頻繁被作為試音之用,這首歌曲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兩把吉他同時彈奏配合默契,紛繁復雜的細節表現很考驗一副耳機的細節表現能力。從歌曲前奏部分開始的雙吉他彈奏,逐漸樂器漸多,細節表現升級。 歌曲50秒之前都是這兩把吉他的前奏,左右聲道交替兩把吉他的旋律,能讓人心慢慢靜下來,就像真的踏上了尋找加州旅館的鄉村小路。50秒以后,樂器種類開始逐漸增加,仿佛聽者就站在樂隊的中間,左右兩把吉他、后面是爵士鼓,而鼓點打花的部分,每次都從左至右亦或是從右至左的掃來,整首曲子6分32秒,算是很長的一首曲子,不過直至聽到歌曲結束還是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次重復播放,從頭細數每一種樂器出現的點以及聲像位置,這是一件令人上癮的事。
總結 Kinera ODIN的上手解了我多年多單元動鐵的毒,首先這條耳機的用料扎實令人印象深刻,主要體現在它的原廠線材上,同時線材的日常使用舒適度也不錯,116dB的靈敏度讓其成為日常佩戴的隨身耳機未嘗不可,iPhone直插即可發揮耳機的應有素質,八單元動鐵的解析力自然不必贅述,這是一種聽過才能體會的概念,你會感嘆原來這首聽了一百多遍的歌曲中還有這么多細節,另外耳機獨特的偏暖調音讓這條耳機適合的曲種廣泛,無論是人聲、樂器還是低音,它都能不錯的將聲音還原,屬一條雜食耳機,最后它五千元的定價,在八單元這類旗艦耳機中屬性價比選手,值得嘗試。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機械BOY原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