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某,男,39歲。在1年前足前內側出現腫脹疼痛,經檢查血尿酸750μmol/L,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曾用先鋒霉素及中西藥結合治療,可治療效果不明顯??淘\:右足前內側腫脹,疼痛發熱,有壓痛,皮膚略暗紅,受涼疼痛加重,下肢無力,舌淡紅,苔薄黃,脈沉。辨為陽虛熱郁痹證,給予桂枝芍藥知母湯加味:桂枝12g,白芍18g,生甘草10g,麻黃二兩6g,生姜15g,白術15g,知母12g,防風12g,附子10g,薏苡仁30g,丹皮18g,石膏45g。6劑,1日1劑,水煎2次合并分3服。二診:疼痛減輕,又以前方治療40余劑,諸證悉除。復查血尿酸及血沉,均恢復正常。隨訪2年,未再復發。 用方點撥:痛風性關節炎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中的疾病。從中醫診治痛風性關節炎主要有寒證熱證。根據右足前內側腫脹,疼痛發熱,皮膚略暗紅,苔薄黃辨為熱,再根據遇涼疼痛加重,下肢無力辨為寒,以此而辨為陽虛郁熱痹證。方以桂枝芍藥知母湯溫陽通經,清熱益陰,加薏苡仁清熱利關節,丹皮涼血散瘀消腫,石膏清瀉郁熱。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47.王付教授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