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最怕寶寶生病, 寶寶一有什么風吹草動, 全家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其實有的病, 在家也能備好藥, 以備不時之需! 退燒藥 對乙酰氨基酚(滴劑或口服液) 布洛芬(滴劑或口服液) 兩者均可用于兒童退燒,一般情況下我們推薦用乙酰氨基酚,適用于 3 個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1歲以下的孩子可選擇滴劑。 而布洛芬則適用于6 個月以上的兒童和成人。 提醒 ●兩者能否交替使用? 受退燒藥說明書用法用量的影響,注意事項要求退燒藥每天使用次數不超過四次,于是為了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有的家長擔心幾天內或一天內多次吃一種退燒藥,會增加副作用。 于是心里想,如果兩種退燒藥交替地使用,就會減少每種退燒藥的使用次數,也就會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認為,同時吃兩種退燒藥,兩種藥效疊加后會提高退熱的效果。 目前對于兩種藥是否能交差使用比較有爭議,所以為保險起見,爸爸媽媽們就不要擅自交替使用了,避免發生用藥錯誤。 ●什么時候吃退燒藥? 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而且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其他不適,建議還是以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并且孩子有明顯不適,如哭鬧、精神不振時,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考慮吃退燒藥。 ●以下情況及時就醫 一旦孩子出現精神不振、哭鬧等明顯不適的情況,以及新生兒和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都需要及時就醫,家長自己不要隨便用藥。 抗過敏藥 鹽酸西替利嗪滴劑 氯雷他定糖漿 對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鹽酸西替利嗪滴劑可用于2至6歲兒童。 一般情況下,口服抗過敏藥,根據年齡只需要備一種即可,避免用藥錯誤發生,如兒童優選西替利嗪滴劑。 皮膚病類藥物 建議選擇備孩子生活中發病率相對高的皮膚病類藥物,這類藥物基本上都以對癥治療為主。 如濕疹、蕁麻疹、蚊蟲叮咬、痱子和紅屁屁等,這幾種皮膚病是嬰幼兒最可能發生的,因此家庭可以適當的備這類的藥品。 爐甘石洗劑 可用于畸形瘙癢性皮膚病,如蕁麻疹、痱子或蚊蟲叮咬等。每次用前需要搖勻。 氧化鋅軟膏 可用于急性的皮炎、濕疹、痱子及輕度、小面積的皮膚潰瘍。 苯西鹵銨乳膏 可用于緩解尿布疹也就是紅屁股,也可與嬰兒清潔護理劑同時使用,用于尿布疹的預防。 百多邦(莫羅星軟膏) 對于小朋友,平時磕磕碰碰,破皮可能性比較大,可以備百多邦軟膏,用于預防創口感染;當然,創可貼也需要備。 胃腸道疾病用藥 除了頻率比較高的皮膚病之外,胃腸道疾病用藥頻率也非常高,比如腹瀉用藥: 蒙脫石散 雙歧桿菌之類益生菌 ![]() 口服補液鹽(III) ![]() 蒙脫石散可以用于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雙歧桿菌可用于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腹瀉和腹脹;而口服補鹽液則是為了避免寶寶出現脫水可常備的。 感冒咳嗽用藥 一般普通感冒為自限性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動停止,并逐漸恢復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對癥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 不過如果寶寶流鼻涕比較嚴重,或是有痰很不舒服的話,可以對癥準備一些藥物。 氨溴索口服液 ![]() 氨溴特羅口服溶液 ![]() 兩者都可以化痰,氨溴特羅口服溶液還可緩解喘息癥狀的咳嗽。 兩種藥物最好不要交替使用,如果有需要也要先咨詢醫生,不要自行隨意用藥。 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或生理鹽水 ![]() 其實緩解鼻部感冒癥狀,是不需要使用藥物的,家里只要備生理海鹽水鼻噴霧劑和吸鼻器即可。 每天多次的清洗鼻腔,特別是吃奶和睡覺前,可以避免鼻塞導致寶寶不想吃奶,提高寶寶感冒期間睡眠質量。 提醒 不推薦使用鎮咳藥! 因為咳嗽是排出器官異物的本能反應,嬰幼兒不會自主吐痰,盲目的止咳反而不利于痰液排出。 因此,咳嗽只推薦備化痰藥物,不推薦使用鎮咳藥,特別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咳嗽藥水,禁用于12歲以下兒童。 特別提醒 ●在自己無法判斷孩子病情的情況下,用藥需要謹慎,及時去醫院咨詢醫生。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生病了,家長還是要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的,不能因為家里備藥了就不去醫院了。 ●去醫院就診時,也一定要告知醫生用過哪些藥,避免醫生開藥重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