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省內共3.2萬人,農耕為主,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貢、貢山以及滬水、蘭坪等縣境內,系較為古老的滇西北土著民族,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怒族能歌善舞,民間文學豐富多彩,篤信“自然神力”的原始宗教,代表節慶為“仙女節”。怒族具有區域差異較大的本民族語言,通行漢文。 怒族寨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瓦頂民居為主體,或穿堂通達,或套房互連,臺地石階從容點綴,充分表現了怒族建筑生動的空間構成,以及營造人文與自然融合的組合功底。 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仙女節和祭谷神、祭山林節等,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怒族群眾信奉仙女,每年農歷三月十五都要為仙女過節。節前,先選幾個有鐘乳石的石灰巖洞作為仙女洞。到節日這天,人們上山采杜鵑花,帶上祭品和酒器到仙女洞中祭祀,興高采烈地度過節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