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絕嶂 1962年 郎靜山 拿照相機就是我的生活。 相機比太太還重要。 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美的作品”。 一百七十多年前,法國海關總檢察官于勒·埃及爾(Jules Itier)第一次提著笨重的暗箱來到中國,拍攝下了第一張中國人和中國建筑的照片。 他是第一個拍攝中國的外國人,他的視角,放在了一群和他長相迥異的黃皮黑發的人,和他們鱗次櫛比,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筑上。 于勒·埃及爾的銀版照片 十九世紀初,古老的王朝悄然倒塌,一個年輕人雙手抱著沉重的相機,開始了他的攝影記者生涯。 他就是中國第一位攝影師:郎靜山。從一生拿起相機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再也沒有放下過。他是西方所熟知的第一位來自東方的攝影大師,在那個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群星閃耀的年代,他用相機——這一不折不扣的舶來品,詮釋、創作著自己的與他們一般無二的藝術追求。 仙山樓閣 1930年代 郎靜山 看郎靜山的履歷,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第一位”。他是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攝影協會,開設中國第一堂攝影課,第一個在國外開攝影展的人,他是將中國繪畫原理應用到攝影的“仿畫攝影”第一人,為了在小小的相幅中容納更廣闊的空間和更豐富的內容,他發明了“集錦攝影”。他是當之無愧的攝影第一人。 郎靜山 郎靜山1892年生于淮山,他的父親平日里喜歡字畫和戲曲,也喜歡照相,他十二歲上學,遇到了自己的圖畫老師,在她那兒學會了沖洗和曬印,從此和攝影結緣。 他的照片不只是照片。他對他的作品有藝術上的要求:一、畫面上的結構與層次有藝術性;二、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義,余意無窮。 他認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并不受形式的性質,中國畫以筆墨,攝影則用相機,兩者的工具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要營造出美好的畫面,所以二者間道理相同,只是運用之法各有殊異。 獅子 1930年代 郎靜山 坐看云起時 1934年 郎靜山 樹影湖光 1940年 郎靜山 春樹奇峰 1934年 郎靜山 云峰鳥語 1942年 郎靜山 曉汲清江 1934年 郎靜山 喜上眉梢 1970年代 郎靜山 現在的攝影師們用PS和其他圖片處理軟件可以輕松完成的事情,郎靜山得不斷取景,對底片進行剪裁、拼貼和在暗房利用不同的遮擋手段才能完成。 郎靜山平時做雜志、報紙的攝影記者,空閑的時間,則帶著相機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他也四處收集花草,不厭其煩地拍攝他們,有了滿意的底片,就到暗房里忙活,靜靜等待它們顯影的那一刻。鏡頭下的山水、花鳥、魚蟲,有著與中國古典水墨如出一轍的審美趣味,既寫意,又有著膠片特有的豐富細節。有一些作品,還能看出他中西兼收的痕跡。 花好月圓 1950年 郎靜山 一瓶清供 1955年 郎靜山 無車運斧 1955年 郎靜山 疏林夕照 1950年代 郎靜山 30年代,他以攝影家以身份,與張大千等名重一時的書畫家舉辦“黃山書畫攝影展覽”,與高朋們同席而坐,將新興的攝影藝術,提升至書畫的同等地位。 大千居士 1960年代 郎靜山 郎靜山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拍攝裸模的攝影師。1928年,他拍攝了《少女》,圖片上那個半倚的青澀胴體,仿若一位東方維納斯,但深深低下的頭和不太自然地絞起的手和腳的姿勢顯示出了她的緊張和不安。 少女 1928年 郎靜山 美人胡為隔秋水 1932年 郎靜山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曾評價他:“他就是攝影界的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美國攝影學會會長肯尼迪(E.Kennedy)說:“郎先生為中國人,并且又研究中國繪畫,所以他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在攝影上的第一個人。” 1980年,郎靜山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他也因此進入世界攝影大師的行列。但對于那個時代的中國來說,郎靜山的身份更為特殊。他是那個時代探求西方技術“中體西用”的代表之一,是將中式美學為世界所知的重要一人,他是時代鏡像一面光耀的投影,他的作品,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不可重現的遺產。 吳門歸棹 1933年 郎靜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