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這么看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 《三體》系列第一部我很早就買了,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堅持讀完,對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地球物理學被封鎖這一情節。聽說近期社會各界對它都是有口皆碑,又在書店碰見的時候便買下全套,耐心讀完。讀完之后不禁感嘆:原來地球在物理學被封鎖之后,還能有這么多故事。 我想《三體》給中國科幻界乃至文學界帶來的最大啟示,應該就是對終極問題的思考了吧。在涉及到復雜的倫理問題以及哲學問題時,中國文學家們往往喜歡這樣寫:這些疑問可能永遠也沒有答案,然而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奇妙之處。正是這些讓我們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巴拉巴拉。然后,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空間。 偏偏有一個作者不滿足于這樣的深度了,他偏要往下想,偏要搞清楚這些疑問的答案,于是《三體》橫空出世。在這個宇宙中,一切問題都有了解釋,一切生靈都有了歸宿。也許這不是唯一的答案,也許根本沒有這個答案,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偉大的思考與成功的探索。 三體世界顛覆了人們對思想盡頭那些神秘力量的看法(在這之前還有克蘇魯神話)。往大了說,它也許是對小農經濟留下的思想殘余一次徹底的動搖。它告訴人們,對生活過度的樂觀并不是積極,對未來的警醒才是。拘泥于生活的瑣碎也不是積極,對科學和宇宙的無限探索才是。往小了說,它是給科幻界敲響的一聲警鐘。它告訴中國的科幻工作者們,除了《沙丘》這樣的浪漫太空歌劇式寫法,還有大劉式的硬科幻寫法,盡管需要更多的知識積淀也更加艱辛,但用這種寫法也能打造出一部宏偉瑰麗令人嘆服的作品。 對終極問題的思考,是《三體》給我們最有價值的禮物。或許大劉在人物塑造等方面相對薄弱,甚至性別認知也有些頗為不妥之處,但瑕不掩瑜,在宇宙面前,這些問題都微不足道。畢竟,我們都來自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我們的宇宙也許只是千萬個大大小小宇宙中的其中一個。在這樣尺度的“世界”上,人類連棋子都算不上,只是星際戰爭中一群毫無威脅可言的炮灰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