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格一直頗為內向,每次跟其他人一起,說不幾句好,就感到無話可說,因而我跟他人交往很少。盡管我也曾做過努力,卻沒有多大改善。這性格也多多少少給我帶來一些麻煩。對此,我感到十分自卑,也很無奈。 學校組織春游,自由組織,以6---7人為一小組分組活動。分完組后,老師拿著名單向我走來問道:“我怎么沒看到你的名字?你想好去哪一組了嗎?”我搖了搖頭。老師又問道:“那你想去哪一組?”我又一次搖了搖頭。老師楞了楞說:“我幫你安排吧,他看了看手上的名單說:”第六組只有四個人,你就去他們組吧。“我點了點頭。老師領著我來到第六組,對那些同學說:”今天春游,胡費凡就跟你們一組吧。“我分明看到那些同學臉上閃過的一絲不情愿,由于老師安排的原因吧,他們也沒有表示反對。而在一整天的活動中,我和他們仿佛不在一個時空,基本沒啥語言交流,只在登車去玩下一個景點時他們才會招呼我一聲。我很尷尬,也很無聊。 回到學校,剛進教室,一個同學走過來跟我說老師讓我去他辦公室。來到老師辦公室我忐忑不安地叫了聲老師。老師拿過一張椅子讓我坐下,然后說:“你不要緊張,今天讓你過來,就是和你聊兩句怎樣與同學交往的問題。我特意了解了你們這個組的活動情況,仿佛是你跟他們不是挺合得來?”我點點頭。老師又問:“你跟班上那些同學關系處的好些?”我又搖了搖頭,老師接著問我:“你滿意現在這種情況嗎?想過改變這種情況嗎?”我無奈地說道:“我也想改變,可是試過幾次了,沒啥效果。”老師點點頭說:“那我跟你提兩點建議:一、多讀課外書書提升自己修養和才能。二、多參加各種活動讓被人都注意你。我想了想問道:“第一條我理解,我也能做到,可這第二條……”老師拿起桌上的一張表格說:“這個簡單,最近有個課外知識競賽,我想讓你代表我們班參賽。”“我!我行嗎?”我有些不敢相信。老師看著我說:“對,你性格內向不假,但正因如此,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讀書,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才能,我經常看到你拿著書一個人在那兒看嗎。要對自己有信心!”這不錯,從小我就愛讀書,興趣廣泛,雖沒參加過什么競賽,但知識面廣,從小學到初中,同學中罕有對手,想到這我立馬答應下來。在接下來的競賽中,我沒辜負老師的希望,取得全校第三的好成績,在本班同學中引起不小的反響,由于這也讓我對自己有了自信,同學們討論什么問題,我也積極參與,有時還能發表一些獨特的見解。漸漸地我成功走出自我封閉,變得陽光了。 每個人身上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會在另一方面給我們帶來希望,就像沙丁魚,它因為小而脆弱,但也因為小,使它更加容易生存。 |
|